送李堂病归

春风汶水温,晓日徂徕寒。 之子衔病归,请予开一言。 予知去病术,为子陈大端。 予尝学圣人,试将道比论。 道病非一日,善医惟孔韩。 赏罚绝于周,孔笔诛其奸。 春秋十二经,王道复全完。 佛老炽于唐,韩刀断其根。 原道千余言,生民复眠餐。 道病由有弊,邪伪容其间。 身病由有隙,风邪来相干。 子欲治斯道,绝弊道乃存。 子欲治子身,杜隙身乃安。 此理近古医,吾言有本原。

译文:

在这温暖的春日里,汶水在春风的吹拂下泛起暖意,而清晨的阳光洒在徂徕山上,却依旧带着丝丝寒意。 你身染疾病将要回家,前来请我给你说上几句话。 我知晓去除疾病的方法,现在就给你讲讲其中的要点。 我曾经学习圣人之道,不妨试着用“道”来做一番比喻。 “道”生了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而善于医治“道”之病的只有孔子和韩愈。 在周朝的时候,赏罚制度已经名存实亡,孔子便拿起笔来,在《春秋》中声讨那些奸邪之人。 《春秋》这部包含十二公事迹的经典著作,让王道重新得以完善。 在唐朝,佛教和道教盛行,韩愈像挥舞利刃一般,斩断了它们的祸根。 他的《原道》洋洋千余言,让百姓重新能够安稳地生活、吃饭。 “道”之所以生病,是因为存在弊端,让邪伪的东西有了容身之处。 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身体有了空隙,风邪才得以趁机侵入。 你如果想要治理“道”,就要杜绝那些弊端,“道”才能得以留存。 你如果想要治好自己的身体,就要杜绝身体的空隙,身体才能安康。 这个道理和古代的医理很相近,我的这些话可是有根源依据的。
关于作者
宋代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