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景彝奉慈庙孟秋摄事二十韵

閟宫初告飨,驾辂已迎秋。 公衮惟时摄,斋庐用尔休。 椒浆兹往奠,鸾驭或来游。 任姒徽音继,邦家故事修。 前期严受誓,侵晓肃传驺。 鸡狗藏深户,蚊蝇响暗沟。 别祠缘相汉,旧礼傚宗周。 萧气接庭燎,鼓声通市楼。 乐章分庙奏,牲物用毛柔。 木主升新座,牙盘列庶羞。 叩阶除剑履,宿羽动梧楸。 锡胙人移俎,焚辞漏昼筹。 豆笾将降陛,胥史剧奔牛。 事毕归乌巷,阴余晦彩油。 驱车多叱咤,负担起歌讴。 却直中书省,重瞻十二旒。 词供五更敏,诏示四方优。 密议存王体,斜封赞禹谋。 勤诚酬异等,润色阐嘉猷。 强拟邺中咏,我思康乐侯。

译文:

这首诗描述的是祭祀奉慈庙的相关事宜,下面为你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幽静的宗庙开始举行祭祀仪式,帝王的车驾已迎来了秋天。 公卿穿着礼服按时代行祭祀之事,在斋戒的房舍中得以休息。 用椒酒前往祭奠,想象着神灵的车驾或许会前来巡游。 如同太任、太姒那样美好的德音得以延续,国家依照旧有的典章制度举行祭祀。 祭祀前期严格接受誓戒,天还没亮就有传呼的骑士恭敬地待命。 鸡狗都被藏进了深宅,蚊蝇在暗沟里嗡嗡作响。 这特别的祠庙因辅佐汉室的缘故而设立,旧有的礼仪效仿周朝。 祭祀时焚烧萧蒿的香气与庭中的火炬之气相接,鼓声一直传到了市楼。 不同的乐章在庙中分别演奏,祭祀用的牲畜都是毛色纯美的。 祖宗的牌位被安放在新的座位上,珍美的食物摆满了牙盘。 祭祀者走上台阶时要除去剑履,宿卫的羽林军在梧桐楸树间活动。 祭祀结束后赏赐祭肉,人们移动祭器,焚烧祝辞,时间在沙漏中流逝。 执事人员捧着礼器走下台阶,小吏们像奔跑的牛一样忙碌。 祭祀之事完毕后回到乌巷,天色渐暗,阴云遮蔽了华丽的车饰。 驾车的人不断吆喝催促,挑担的人唱起了歌。 之后回到中书省值班,再次瞻仰天子的龙颜。 文辞敏捷地在五更时分准备好,诏书优厚地向四方颁布。 参与机密的商议以维护王室的体制,呈递密奏以辅佐帝王的谋略。 以勤勉和忠诚获得特殊的酬报,用优美的文辞来阐扬美好的治国方略。 我勉强模仿邺中诗人的咏唱,心中思念着像谢灵运那样的才俊。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