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子固苏轼

屈宋出于楚,王马出于蜀。 荀杨亦二国,自接大儒躅。 各去百数年,高下非近局。 钩陈豹尾科,登俊何炳缛。 楚蜀得曾苏,超然皆绝足。 父子兄弟间,光辉自联属。 古何相辽阔,今何相迩续。 朝廷有巨公,讲索无遗录。 正如唐虞时,元凯同启沃。 何言五百载,此论不可告。 二君从兹归,名价同惊俗。

译文:

屈原和宋玉出自楚国,王褒和司马相如出自蜀地。荀况和扬雄也分别来自这两个地方,他们都继承了大儒们的踪迹。 他们各自距离现在已经有百余年了,其文学成就的高低不是短期内能评判的。如今朝廷选拔人才的场面盛大,选拔贤俊的场景光彩绚丽。 楚地和蜀地出了曾巩和苏家父子,他们都是才华卓越、出类拔萃之人。曾家和苏家父子兄弟之间,声名荣耀相互关联。 古代的贤才与我们相隔如此遥远,如今这些杰出人物却相继涌现。朝廷里有贤能的大臣,对学问的研究探索毫无遗漏。 就如同唐尧虞舜的时代,八元八凯共同为君主出谋划策、提供建议。别说什么五百年才出贤才,这样的观点可不能宣扬。 曾巩和苏家父子从此回归各自生活,但他们的声名和身价定会让世人惊叹。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