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诗

鹿为马,龙为蛇,凤皇避罗麟避罝。 天下逃难不知数,入海居岩皆是家。 武陵源中深隠人,共将鸡犬栽桃花。 花开记春不记岁,金椎自刼博浪沙。 亦殊商颜采芝草,唯与少长亲胡麻。 岂意异时渔者入,各各因问人闲赊。 秦已非秦孰为汉,奚论魏晋如割瓜。 英雄灭尽有石阙,智惠屏去无年华。 俗骨思归一相送,慎勿与世言云霞。 出洞沿溪梦寐觉,物景都失同回槎。 心寄草树欲复往,山幽水乱寻无涯。

译文:

世间黑白颠倒,把鹿说成马,将龙认作蛇,凤凰躲开罗网,麒麟避开捕兽的网。 天下逃难的人数不胜数,有的跑到海上,有的躲进深山,这些地方都成了他们的家。 武陵源中有一群隐居的人,他们带着鸡犬,一起栽种桃花。 他们只看着花开知道春天来了,却不记得岁月的流逝,就像张良在博浪沙用金椎行刺秦始皇那样的事,对他们来说都很遥远。 他们和商山四皓采摘灵芝的行为也不同,只是和老少一起亲近着胡麻等作物。 谁能想到有一天有渔人进入了这里,大家纷纷询问外面人间的情况。 秦朝早已不是原来的秦朝,又哪还管谁是汉朝,更不用说魏晋的朝代更替就像切瓜一样频繁。 英雄都已经消亡,只剩下石阙;智慧谋略都被摒弃,也没有了时光的概念。 这些隐居的人念着渔人的俗骨想要回家,就送他离开,还叮嘱他千万不要跟世人说起这里的云霞美景。 渔人出了洞沿着溪水走,如梦初醒,眼前的景物都消失了,就像那返回的木筏。 他的心还寄托在那片草树之间,想要再回去,可那山幽深、水杂乱,怎么找也找不到路了。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