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绛守园池

老柏麝不食,古色侵青冥。 浅沼龙不入,秋水生浮萍。 屋屡圬垩几太守,壁上彪蔚遗丹青。 黑石镌辞涩如棘,今昔往来人不识。 酸睛欲抉无声形,既不可问不可听。 悬泉泻窦昼未停,飞玉贮蓝光入屏。 苞潭梁岛甲癸丁,蔓刺交缀垂组𬘩。 苍官屭槐朋在庭,风虫日鸟声嘤咛。 卉葩木菓黏枝条,集台脱热昏疴醒。 樊文韩诗怪若是,径取一二传优伶。 仍寄河东薛太守,更与斟酌无闲扃。

译文:

园中的老柏树,连麝都不会去啃食它,那古朴苍劲的色泽直逼青天。浅浅的池塘,蛟龙不屑于栖息,秋日里水面上已长满了浮萍。 屋子多次重新粉刷,历经了好几位太守,墙壁上还留存着色彩绚丽的精美壁画。黑色的石头上镌刻着文辞,那字迹艰涩难认像荆棘一样,古往今来过往的人都难以辨识。我眼睛酸痛,想要看清楚却既看不到清晰的字形,又听不到解读的声音。 高悬的泉水从石缝间流淌而下,白天都不曾停歇,那飞溅的水珠如同美玉,积聚的潭水泛着蓝光映入屏风。园内的深潭、桥梁和岛屿错落分布,蔓生的荆棘相互交织,如同垂挂的丝带。 园中的老柏树和槐树立于庭院之中,仿佛相互陪伴的好友,风在林间穿梭,虫儿鸣叫,鸟儿啼啭,声音嘤嘤咛咛。花卉和果实黏附在枝条上,登上高台,能让人摆脱暑热,昏沉和疾病的感觉也都清醒消散了。 樊宗师的文章和韩愈的诗竟如此奇特,直接选取其中一两篇让优伶去传唱。我把这首诗寄给河东的薛太守,希望你能仔细斟酌,不要关闭那欣赏园林的心境之门。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