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日雨中饮

梅天下梅雨,绥绥如乱丝。 梅生独抱愁,四顾无与期。 妻孥解我意,草草陈酒巵。 槛外百竿竹,新笋高过之。 竹色入我酒,变作青琉璃。 一饮眼目光,再饮言语迟。 三饮颓然兀,左右叹我衰。 有鸟从东来,引头闯深枝。 发声醒我醉,提壶美无疑。 典衣不直钱,唯是布与𫄨。 安得如古人,车傍挂鸱夷。

译文:

在梅子成熟的时节,天空飘起了梅雨,那雨丝纷纷扬扬,就像杂乱无章的丝线一般。我独自怀着满心的忧愁,环顾四周,却没有一个能与我相约共解愁绪的人。 妻子和儿女似乎理解我的心意,匆忙地为我摆上了酒杯。我坐在屋内,透过栏杆向外望去,外面有上百竿翠竹,新生的竹笋已经长得比那些竹子还要高了。 翠绿的竹色倒映在我的酒杯之中,让酒仿佛变成了青色的琉璃。我端起酒杯,一饮而下,只觉得双眼瞬间明亮起来;再饮一杯,说话都变得迟缓了;饮下第三杯后,我就昏昏沉沉地瘫坐着,身旁的人都叹息着说我衰老了。 这时,有一只鸟从东边飞来,它伸长了脑袋钻进了茂密的树枝里。它发出的叫声把我从醉意中唤醒,那叫声好似在喊“提壶”,无疑是在劝我美酒好喝。 可惜啊,我去典当衣物换钱,却根本换不了多少,因为我有的不过是粗布和细葛布做的衣服。我多么希望能像古代的那些人一样,在车子旁边挂着酒器,随时随地都能畅快饮酒啊。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