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伯承

一苇湘可航,风涛逮春深。 裴台咫尺地,勇往复雨淫。 窗前几红药,俯首如不禁。 悠悠览物化,了了知予心。 卜邻得佳士,问学方骎骎。 端如云间鹤,不受尘埃侵。 应门有长须,杖策许相寻。 匪为食有鱼,杞桋采墙阴。 听我清庙诗,三叹有余音。 洋洋百世下,斯道岂陆沉。 君看有本源,发端自涔涔。 愿君勉勿倦,抱膝试长吟。 傥臻名教乐,何必怀山林。 新诗尚来嗣,庶以贻规箴。

译文:

### 翻译 一叶苇舟就能渡过湘江,可风涛直到春深时节依旧汹涌。裴台近在咫尺,我本想勇敢前往,却又遇上连日阴雨。 窗前那几株红芍药,垂着头仿佛承受不住风雨。我悠然地观览万物的变化,心中的想法也渐渐明晰。 能与贤良之士做邻居,我们探讨学问的热情日益高涨。你就像那云间的仙鹤,不受尘世的沾染。 你家有侍奉的仆人,我拄着拐杖就可前往拜访。并非只是为了能有美食,还能在墙根采摘杞桋。 听我吟诵庄重肃穆的《清庙》之诗,你再三感叹,余音仍在耳畔回响。 即便历经百世,这大道又怎会被埋没呢?你看那有源头的水流,开始时也不过是细细的涓涓之流。 希望你能坚持不懈、勤勉努力,抱膝长吟思索学问。倘若能领悟到名教的乐趣,又何必去向往隐居山林的生活。 期待你后续再有新诗传来,这样我也能借此给你留下一些劝诫之言。 ### 解析 这首诗是张栻写给吴伯承的,诗中先是描述了自己想去拜访吴伯承但受风雨阻碍,接着表达对万物变化的感悟。夸赞吴伯承品格高洁,与之探讨学问收获颇丰。鼓励吴伯承坚持追求学问,领悟名教之乐,还期待与他继续诗歌唱和、相互劝勉。
关于作者
宋代张栻

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