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白鹿洞故址爱其幽邃议复兴建感叹有作

清泠寒涧水,窈窕青山阿。 昔贤有幽尚,眷言此婆娑。 事往今几时,高轩绝来过。 学馆空废址,鸣弦息遗歌。 我来劝相余,杖策搴绿萝。 谋野欣有获,披图知匪讹。 永怀当年盛,莘莘衿佩多。 博约感明恩,涵濡熙泰和。 凄凉忽荒榛,俯仰惊颓波。 发教逮纲纪,喟然心靡它。 伐木循阴冈,结屋依阳坡。 一朝谢尘浊,归哉硕人薖。

译文:

清冷的寒涧中,溪水潺潺流淌;那幽深的青山角落,景色格外美妙。过去的贤人们有着高雅的志趣,他们曾留恋此地,在此徘徊赏玩。 时光匆匆,距离他们在此活动已经过去多久了啊,显贵的车马再也没有来过这里。曾经的学馆如今只剩下荒废的遗址,当年弦歌诵读的声音也早已停歇,不再有遗留的歌声。 我在劝耕视察之余来到这里,拄着拐杖,拨开翠绿的藤蔓。在野外探寻,欣喜地有了收获,查看地图后确认这里就是我要找的地方,没有差错。 我心中一直怀念着当年这里的兴盛景象,那时众多学子穿着整齐,充满朝气。他们在贤师的教导下,既广泛学习又能把握要点,感恩着贤明的师恩,沉浸在和乐美好的氛围之中。 可如今这里却是一片凄凉,荒草丛生。俯仰之间,不禁为这衰败的景象而惊叹。 我发布教令,下达整治的纲纪,感慨万千,心意已决,不再有其他想法。我让人沿着背阴的山冈砍伐树木,在向阳的山坡上建造房屋。 有朝一日,若能摆脱尘世的污浊,那些贤德的人就可以回到这里,过上宁静的生活。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