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宣州签判马屯田兼寄知州邵司勋

寒溪翠拖碧玉带,苍山晴卧蜕骨龙。 水边苦竹抽肥笋,石上老蕨拳紫茸。 泊船系缆宿明镜,昭亭庙古攒瘦松。 阴风雨电潭心起,云遮北岭如墨浓。 田秧浸绿白鹭立,内史出喜嘉宾从。 昔时谢公来赛神,兰肴作椒金作钟。 联诗姓何名已失,板蠹粉落虫鸟踪。 我乡复传召南化,磨镂黑石君亦逢。

译文:

寒冷的溪流像一条翠绿的碧玉带蜿蜒拖曳,晴朗的苍山上,山峰仿佛是蜕皮后静静卧着的巨龙。 溪水边,苦竹正在努力生长,抽出了肥硕的笋子;石头上,古老的蕨类植物卷曲着紫色的茸毛。 我们把船停泊下来,系好缆绳,在如明镜般清澈的水面上留宿。昭亭庙年代久远,周围簇拥着瘦劲的松树。 阴沉的天气里,风雨雷电从潭心涌起,乌云遮蔽了北岭,黑得如同浓墨一般。 水田里的秧苗绿意盎然,白鹭静静地伫立其间。内史大人怀着喜悦的心情出门,身边跟随着尊贵的宾客。 当年谢公也曾来这里祭祀神灵,准备了用香草做的佳肴,还有用金属制成的钟器。 曾经在这里联诗的姓何之人,名字早已失传,刻着诗的木板腐朽,上面的字迹粉落,只留下虫鸟的踪迹。 我的家乡又传颂着《召南》所倡导的教化之风,你也会遇到在黑石上镌刻功绩的机会。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