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儿新安官舍三乐斋

吾先圣人徒,游夏同渊源。 孝友与忠信,入道先本根。 下视晋楚富,商歌满乾坤。 一唯了万事,伋轲继师尊。 至今百世后,家法要不烦。 近数高曾来,洁身等玙璠。 当时天下士,白首称曾门。 世掇太常第,自致冕与轩。 养禄到北堂,孝哉无间言。 犹悲鲤庭空,遗恨终自吞。 至我壮无成,浪使岁月奔。 文科始不嗣,媿此朱两轓。 赖汝念祖烈,先登倡诸孙。 寂寥四十载,重拜雨露恩。 吾年独天假,将雏见飞翻。 腼颜幸一洗,积德惭九原。 三年作尉归,横经处侯藩。 孤城山水稠,草木霜不蕃。 官闲身无事,旧书可重繙。 故职在六经,绪业勤讨论。 避堂舍翁媪,齿在发未髠。 不忧俸酸寒,罗列奉晨飧。 公黉沸弦诵,私室合箎埙。 气完万物轻,始验中所存。 结屋将乐此,不换钟鼓喧。 爱汝此乐地,老苍离童昏。 朱金了无慕,况廼纨绮繁。 真趣出自然,盎盎如春温。 名斋怜汝志,可使薄俗敦。 此乐吾家无,诗之劝仍昆。

译文:

我们的先祖是圣人的门徒,和子游、子夏有着相同的渊源。 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以及为人忠信,这是进入道德修养的根本。 他们能轻视晋楚两国的财富,高唱着商歌响彻天地之间。 凭借“一以贯之”的道理就能明了万事,曾参、曾伋继承了先师的教诲。 直到如今百世之后,我们的家法依然简明扼要。 近几代从高祖、曾祖以来,他们都洁身自好如同美玉一般。 当时天下的士人,到了白首之年都称赞曾氏一门。 家族世代考中太常的科第,自己能获得高官显爵。 用俸禄奉养母亲,这份孝心让人无可指责。 但还悲叹像孔子教诲儿子孔鲤那样的庭训不再,只能暗自吞下这遗恨。 到了我壮年却一事无成,白白让岁月匆匆流逝。 文科的功名从此断绝,我愧对这郡守的职位。 幸亏你能念及祖先的功业,率先考中为各位孙辈做出榜样。 寂静落寞了四十载,家族再次拜受朝廷的恩泽。 我的寿命得到上天的眷顾,能看到你如雏鸟展翅高飞。 我这羞愧的面容有幸能洗净,只是愧对祖先积累的德行。 你做了三年县尉归来,在藩侯之地讲解经书。 那座孤城山水众多,草木在霜寒中难以繁茂。 你为官清闲无事,正好可以重新翻阅旧书。 你的职责本就与六经相关,要勤奋地探讨学业。 让出正堂给老人居住,你年富力强头发还未斑白。 不用担心俸禄微薄,精心准备早餐供奉长辈。 学校里书声琅琅,家里兄弟和睦相处。 精神饱满就能看轻万物,这才验证了内心的坚守。 你盖了屋子打算在此安乐生活,不愿换取那钟鼓齐鸣的喧闹富贵。 我喜爱你这安乐之地,你已从幼稚走向成熟。 你对朱衣金印毫无羡慕之情,更不用说那些华丽的纨绔生活。 真正的乐趣出自自然,如同春日般温暖。 我为你这斋室命名,怜惜你的志向,希望能使浅薄的风俗变得敦厚。 这样的乐趣我们家许久未有,我写下这首诗劝勉你的兄弟。
关于作者
宋代曾协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