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洪雅令孙良臣

志士居世间,要为鹤鸣皋。 谁能如羊豕,料拣充豢牢。 吾邦孙卿子,闭门长蓬蒿。 慨然请治剧,不惮簿领劳。 地虽百乘小,名与九顶高。 老翁喜相语,得见今官曹。 令行有盗奔,冬煖无儿号。 君岂求人知,知亦未易遭。 大哉龙伯国,乃欲举六鼇。 区区毕吏部,竟日把两螯。 且当置是事,痛饮读离骚。

译文:

有志之士活在这世间,应当像那在皋泽中鸣叫的仙鹤一样,展现出自己的风采与志向。谁又能像猪和羊一样,被人挑选着养在圈里,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呢? 我们这地方有位孙良臣先生,他平日里闭门不出,门前都长满了蓬蒿杂草,过着简朴的生活。但他心怀壮志,慷慨地请求去治理政务繁难的地方,丝毫不害怕处理公文、事务的辛劳。 他所治理的地方虽然只是个小地方,人口不多、地域也不大,可他的名声却像九顶山一样高,远近闻名。当地的老人们高兴地相互交谈,说能遇到这样的好官员真是有幸。 自从他施行政令之后,盗贼都纷纷逃窜,不敢再为非作歹。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听不到孩子因饥寒交迫而啼哭的声音。 您哪里是那种刻意去追求别人了解自己的人啊,而且就算想要得到别人真正的理解和赏识,那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就像传说中龙伯国的巨人,他们能够轻易地举起六只大鳌,有着非凡的能力和抱负。可也有像毕吏部那样的人,只知道整天拿着螃蟹的两只螯,只顾着自己的口腹之乐,格局狭小。 我们还是暂且把这些事情都放在一边吧,尽情地痛饮美酒,读一读《离骚》,感受古人的情怀与志向。
关于作者
宋代晁公溯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