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洪景卢雪

瑶台迥物表,地脉谁解缩。 一朝天门开,跬步即琼屋。 霭霭行簇云,霏霏忽瞇目。 初疑蛱蝶惊,故遣儿曹扑。 须臾大如席,几车飞鸾鹄。 化工信巧妙,花卉千林足。 洁白皎奇姿,光芒渺地轴。 清垂寒江钓,静折空岩竹。 唯人在宇内,太仓一粒粟。 俯仰得真赏,四坐列群玉。 锦绣张轩牖,珠翠辉华烛。 钵击笔下成,杯催瓮头熟。 檀板衬红绡,更𣨼新裁曲。 宁知冰氏子,穷岁无半斛。 裘褐欲蔽肤,尚待春苗绿。 为瑞岂宜多,𬀪消胡不速。

译文:

瑶台高高地处于尘世之外,有谁能理解这大地的脉络仿佛被收缩凝聚。 某一天,就好像天门忽然打开,没走几步便能看到如美玉般的房屋。 那云雾霭霭,仿佛簇拥着云朵前行,雪花霏霏扬扬,一下子就迷了人的眼睛。 起初还以为是受惊的蛱蝶在飞舞,所以引得孩子们去扑捉。 不一会儿,雪花变得像席子那么大,好似几车鸾鹄在天空中飞舞。 大自然的造化实在是巧妙啊,让千林之中如同开满了花卉。 雪花洁白,有着奇异的姿态,光芒闪烁,仿佛能笼罩大地的地轴。 在寒江上,有人在清冷的氛围中垂钓;在空寂的山岩边,有人静静地折取竹子。 人在这天地宇宙之间,就如同太仓里的一粒粟米般渺小。 人们抬头低头间尽情欣赏这雪景的美妙,四座的人就像排列着的美玉。 窗户上张挂着锦绣,华美的烛火让珠翠都闪耀生辉。 诗人们敲击着钵盂,笔下便成了诗篇;酒杯催促着,瓮头的美酒已经酿熟。 檀板声中,红绡舞女翩翩起舞,更让人沉醉在新创作的曲子里。 又有谁知道那些贫寒之人呢,一整年都没有半斛粮食。 他们想要用粗布衣服来遮蔽身体,还得等着春天的禾苗长出新绿。 这雪作为祥瑞之兆,也不宜过多啊,阳光快些出来让雪消融吧。
关于作者
宋代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