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俗 其一

故园丧乱余,归来复何有。 邻人虽喜在,忧悴成老叟。 为言寇来时,白刃穿田亩。 惊忙不知路,夜踏人尸走。 屋庐成飞烟,囊橐无暇取。 匹夫快恩雠,王法谁为守。 艰难历冬夏,迁徙遍林薮。 深虞逻寇知,儿啼扼其口。 树皮为衣裳,树根作粮糗。 还家生理尽,黑瘦面如狗。 语翁翁勿悲,祸福较长久。 东家红巾郎,长大好身手。 荒荒战场中,头白骨先朽。

译文:

故乡经历了战乱之后,我回到这里,发现还剩下什么呢?邻居们虽然很高兴我还活着,可他们却都忧愁憔悴,变成了老头。 他们跟我说起贼寇来的时候,那明晃晃的刀刃在田野里肆意挥舞。大家惊慌忙乱,都找不到路,夜里只能踩着死人的尸体往前走。房屋都烧成了飞烟,连包裹财物都来不及拿。那些普通人只顾着发泄个人的恩怨,谁还会去遵守王法呢? 大家艰难地熬过了寒冬和炎夏,在山林草泽间四处迁徙。还特别担心被巡逻的贼寇发现,孩子一哭就得赶紧捂住他的嘴。大家拿树皮当衣裳,把树根当作干粮。回到家后,谋生的办法都没了,一个个又黑又瘦,脸就像狗一样难看。 我对老翁说:“您别伤心了,祸福是要从长远来看的。你看东边那家曾经扎着红巾的小伙子,长得高大又身手矫健。可如今在那荒凉的战场上,他脑袋没了,骨头也早已腐朽。”
关于作者
宋代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