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堂真赞 其二

予常对人言,谷堂老子,人类精奇,缁流标格。 若挽置江湖之上,予则谓之沩山道人慕喆。 若任其乘桴之能,谓之飞山宗一。 至于江湖不涉,乘桴不居,予将望洋向若而失,又欲引谁为等匹。

译文:

我常常对别人说,谷堂这位老人家,是人类中极为杰出奇异的人物,是僧人群体里有独特风范品格的代表。 要是把他放到江湖(这里可理解为佛教修行的某种社会环境)之中,我会说他就像是沩山道人慕喆那样的高僧。沩山道人慕喆在佛教修行和传道方面很有成就,谷堂要是处于那样的环境,也会展现出和他一样的风采。 要是让他发挥像乘坐木筏渡水(这里可象征超脱、自由的修行状态)的能力,那可以说他就如同飞山宗一。飞山宗一在修行上有自己独特的境界和方式,谷堂若能施展这种超脱的本事,也会和他不相上下。 然而,当谷堂既不涉足江湖(不参与世俗化的佛教活动),也不追求那种超脱的特殊状态时,我就像面对大海茫然失措的河伯一样,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标准去衡量他了,又能找谁来和他相提并论呢。
关于作者
宋代释慧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