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旧曲一首

短舞长讴撩性情,狗翻砑鼓醉承平。 六么花下西湖集,三叠云凝玉塞声。 治世之音岂沦谢,淫哇已极返和清。 关雎正雅终知律,前圣尝云畏后生。

译文:

轻快的舞蹈、悠长的歌唱撩拨着人的性情,人们像小狗嬉戏般欢闹地敲着鼓,沉醉在这太平盛世之中。 曾经在西湖边繁花之下,人们伴着《六么》曲集会游乐;在那如玉般的边关要塞,《阳关三叠》的曲调让云朵都仿佛为之凝滞。 那象征着治世的美好音乐怎么会沉沦消逝呢?那些低俗的乐声发展到极致之后,就会回归到和谐清越的境界。 《关雎》这样的雅正之音终究蕴含着音律的真谛,古代的圣贤曾经说过“后生可畏”啊,年轻人也许能让这雅正之音传承发扬。
关于作者
宋代苏籀

(1091—?)眉州眉山人,字仲滋。苏迟子。事亲孝,仅十余岁,侍祖辙于颍昌九年,未尝去侧。以祖荫官陕州仪曹,历太府监丞、将作监丞。请祠归,卒年七十余。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洪炎等人。有《栾城遗言》、《双溪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