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秋晚郡斋长句

霁色初休雨,寒媒稍欲霜。 崦嵫惊日晏,嵔𡾊喜年康。 菰米迎冬熟,萍醅破社尝。 霅声寄槛冷,卞色入楼苍。 弱援垂榴脸,幽丛亚菊芳。 牛羊驯沃野,雁鹜悦沧浪。 水市能为楫,田家乞有浆。 溪音挐竞去,村语醉相将。 自昔分天堑,兹州介水坊。 贡丝标禹土,错绣接吴疆。 佳丽南朝后,鲜明茂苑旁。 风华在安石,文物有东阳。 柳客诗名馥,颜公笔势翔。 山川为吐气,日月欲争光。 异代虚坟柏,逢辰滥郡章。 壤歌知自化,符守信非良。 勇爵思长剑,高谟乏智囊。 葵心拱宸极,藿食念岩廊。 西戍方疲陕,中原久患羌。 边人思李牧,天子问中郎。 臣仆今三世,腥膻彼一荒。 山西雄占陇,河曲斗分潢。 汉始城张掖,秦初地朔方。 限戎深得策,遮虏大为防。 小雅亡于晋,中兴属在唐。 太宗神且武,贞观粹而王。 都雍三才直,安西万里长。 声明冒葱雪,亭堠彻甘凉。 圣术初无敌,孙谋本克臧。 末涂亏继守,骏命亦颓丧。 上帝歆炎宋,真人奋大梁。 凿干分上下,操斗运中央。 杀气西刑马,妖氛北陨狼。 三关收朔漠,两镇复河隍。 龙虎其文炳,雷霆我武扬。 商球传圣弟,夏鼎授储皇。 托付神规远,弥纶治具详。 四维严幅正,八柄谨低昂。 地广蘗芽出,海深神怪彰。 遗雏偷啸聚,杂种学跳梁。 王者轻分土,仁人重纳隍。 犹如弃鳞介,不使易衣裳。 祸乱收凶器,升平隠上庠。 蹛林通好固,狡穴送诚忙。 圭瑞修欢聘,金行戢怒芒。 生民去汤火,塞土遍耕桑。 月窟颁正朔,云封刻美祥。 大璜贻燕翼,下武寖明昌。 区外蒙冠带,天中布典常。 三雍宣雅颂,九译走梯航。 仙致昭华玉,神来弱水香。 路车均奕奕,朱芾赐煌煌。 南面存亡国,西平拂肯堂。 虎臣无备御,狼子有包藏。 窃欲屯蜂蚁,私相署犬羊。 痴言天可上,愚谓日无亡。 传箭招庐帐,推锋逆颉行。 三河烦调度,六郡苦痍伤。 旅力虽疲曳,游魂尚颉颃。 寝谋思汲黯,禽敌想陈汤。 多士皆方领,孤生特面墙。 莂官尸礼闼,椠职玷文房。 无策均宵旰,何阶致富强。 分从高阁束,敢避要途当。 铃下居无事,樊中脱未遑。 鲈鱼知味美,鸥鸟信机忘。 濩落才何取,支离臂自攘。 虽贪纡紫乐,岂免顿缨狂。 感慨乘轩鹤,吁嗟拒辙螳。 山河赏吴起,社稷叹童汪。 华夏崇基本,朝廷总政纲。 弓偏宜举抑,琴缓在更张。 阳德销群慝,天元秉至刚。 偃兵诚未易,用武复何妨。 雪近思王国,云闲忆帝乡。 何时闻露布,称荐万年觞。

译文:

### 首段写景与地方之景 雨停了,天色放晴,寒冷的气息仿佛在预示着即将降霜。夕阳迅速落入崦嵫山,让人惊讶天色已晚,而连绵的山峦在丰收之年的景象里,令人心生欢喜。 菰米到了冬天就成熟了,人们在秋社之后品尝着新酿的萍醅酒。霅溪的流水声带着寒意传入栏杆内,卞山的山色苍苍茫茫映入楼中。低垂的石榴像美人的脸庞,幽静的花丛中菊花散发着芬芳。牛羊在肥沃的田野上悠然自得,大雁和野鸭在碧波中欢快嬉戏。 水乡集市里人们驾着船,农家还会向行人施舍米汤。溪水中划船比赛的声音远去,村里的人醉醺醺地相互搀扶着。 ### 描述吴兴历史地理文化 吴兴自古就被天堑分隔,这座州城坐落在水网之间。这里曾是进贡蚕丝的地方,在大禹划定的土地上有名,它的锦绣之地与吴地疆土相连。自南朝以来这里就是风景佳丽之处,紧邻着繁华的茂苑。 这里有东晋谢安那样的风华人物,也有像南朝沈约那样有文化的官员。柳恽以诗闻名,颜真卿笔势飞扬。山川仿佛都因他们而焕发生气,日月都好像要与他们的光辉争艳。但那些不同时代的名人如今只剩下荒坟上的柏树,而我却在这合适的时机滥竽充数地担任郡守之职。 ### 百姓生活与自身反思 我知道百姓们自在地生活是自然教化的结果,我也明白自己这郡守之位实在当得不好。我渴望像勇士一样持剑立功,却缺乏高瞻远瞩的谋略和智囊的辅佐。我一心向着朝廷,虽然只是个小官,但也关心着国家大事。 ### 回顾边疆历史与现状 如今西边的戍守让陕地百姓疲惫不堪,中原地区长期受羌人的侵扰之患。边疆的百姓思念着像李牧那样的良将,天子也在寻求像中郎那样的人才。我家三代为臣,而那些夷狄之地依旧荒蛮。山西地区雄踞陇地,河曲一带地势复杂。 汉朝开始在张掖筑城,秦朝初期开拓朔方之地。限制戎狄的策略是很有成效的,防御外敌的措施非常重要。《小雅》那样的盛世在晋朝消逝,而中兴的希望应在唐朝。唐太宗神武英明,贞观之治纯粹而辉煌。都城雍州三才端正,安西地区幅员万里。大唐的声名远播葱岭和雪山,边防哨所一直延伸到甘州和凉州。 本朝太祖受上天眷顾,从大梁崛起。他划分天地乾坤,掌控着中央大权。朝廷军队在西边征战,让敌人胆寒,北方的妖氛也被扫除。收复了三关之地,重新夺回两镇和河湟地区。本朝的文治光彩照人,武功如雷霆般震响。皇位顺利传承,治理国家的制度周详完备。 但如今也有问题,国家地域广阔,一些小的隐患开始出现,就像大海深了也会有妖怪显露。那些残余的敌人偷偷聚集在一起,杂种部落学着叛乱。帝王本应重视土地,仁人更应关心百姓的安危。如今却好像丢弃了这些边疆地区,不改变他们的风俗。 ### 当下局势与自身感慨 祸乱时收缴了凶器,太平时期就把精力放在教育上。与边疆修好的关系还算稳固,敌人也急忙送来诚意。双方互派使者修好,平息了战火。百姓脱离了水深火热,边塞的土地上遍布着耕种和桑蚕。朝廷的历法远传至月窟之地,各地都刻石记载祥瑞。国家本应日益昌盛,让周边地区都接受华夏的文明,在天下推行典章制度。太学里宣扬着雅颂之音,远方的国家也纷纷前来朝贡。 但如今虎臣没有做好防御,敌人却心怀不轨。他们私下聚集如蜂蚁,自行任命官职如犬羊。还痴心妄想能上天,愚蠢地认为自己不会灭亡。他们传递着令箭召集人马,举着兵器公然对抗朝廷。这使得三河地区忙于调度,六郡百姓深受创伤。敌人虽然力量疲惫,但还在负隅顽抗。 我盼望能有像汲黯那样善于谋划的人,像陈汤那样能擒敌的将领。朝中很多官员都是有才能的,而我却像个面墙而立的无知之人。我担任着官职却无所作为,实在是玷污了职位。我没有办法为朝廷分忧,也不知如何让国家富强。我只能把志向束之高阁,不敢逃避这艰难的仕途。 我在官署中无所事事,想要摆脱束缚却没时间。我知道鲈鱼味道鲜美,也羡慕鸥鸟能忘却机心。我才能疏阔没有可取之处,身体也像支离疏那样无用。虽然贪恋着为官的荣耀,但也难免像挣脱缰绳的狂马。我感慨那些尸位素餐的人,叹息像螳臂当车一样不自量力的行为。山河会赞赏像吴起那样的人,国家却会为像童子汪踦那样的人叹息。 华夏要尊崇根本,朝廷要总揽政纲。就像弓要调整张弛,琴要重新调音。要以阳刚之德消除邪恶,秉持至刚的天道。停战固然不容易,但用兵又有何妨呢?下雪的时候我思念着国家,云闲的时候我回忆着京城。什么时候能听到胜利的捷报,我好举杯为国家的万年基业祝贺啊。
关于作者
宋代胡宿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