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谏·沉江

惟往古之得失兮,览私微之所伤。 尧舜圣而慈仁兮,後世称而弗忘。 齐桓失于专任兮,夷吾忠而名彰。 晋献惑于孋姬兮,申生孝而被殃。 偃王行其仁义兮,荆文寤而徐亡。 纣暴虐以失位兮,周得佐乎吕望。 修往古以行恩兮,封比干之丘垄。 贤俊慕而自附兮,日浸淫而合同。 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 苦众人之妒予兮,箕子寤而佯狂。 不顾地以贪名兮,心怫郁而内伤。 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正臣端其操行兮,反离谤而见攘。 世俗更而变化兮,伯夷饿于首阳。 独廉洁而不容兮,叔齐久而逾明。 浮云陈而蔽晦兮,使日月乎无光。 忠臣贞而欲谏兮,谗谀毁而在旁。 秋草荣其将实兮,微霜下而夜降。 商风肃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长。 众并谐以妒贤兮,孤圣特而易伤。 怀计谋而不见用兮,岩穴处而隐藏。 成功隳而不卒兮,子胥死而不葬。 世从俗而变化兮,随风靡而成行。 信直退而毁败兮,虚伪进而得当。 追悔过之无及兮,岂尽忠而有功。 废制度而不用兮,务行私而去公。 终不变而死节兮,惜年齿之未央。 将方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发矇。 痛忠言之逆耳兮,恨申子之沉江。 愿悉心之所闻兮,遭值君之不聪。 不开寤而难道兮,不别横之与纵。 听奸臣之浮说兮,绝国家之久长。 灭规矩而不用兮,背绳墨之正方。 离忧患而乃寤兮,若纵火于秋蓬。 业失之而不救兮,尚何论乎祸凶。 彼离畔而朋党兮,独行之士其何望? 日渐染而不自知兮,秋毫微哉而变容。 众轻积而折轴兮,原咎杂而累重。 赴湘沅之流澌兮,恐逐波而复东。 怀沙砾而自沉兮,不忍见君之蔽壅。

译文:

我反思往昔朝代的成败得失,看到那些因个人私欲而带来的创伤。 唐尧和虞舜圣明又仁慈,后世的人们一直称赞他们,永远不会遗忘。齐桓公曾因过度信任他人而犯错,幸好管仲忠诚,他的美名才得以彰显。晋献公被骊姬迷惑,申生虽然孝顺,却还是遭遇了祸殃。徐偃王施行仁义,可楚文王醒悟后,徐国就走向了灭亡。商纣王残暴肆虐,丢掉了王位,周朝得到了吕望的辅佐而兴盛。周武王借鉴古代的善政广施恩惠,给比干重新修造了坟墓。贤能杰出的人仰慕他便主动归附,国家日益发展,上下一心。明确法令并治理有序,就像兰芷生长在幽僻之处也能散发芬芳。 可我苦恼众人嫉妒我,就像箕子醒悟后只能佯装癫狂。有些人不顾国家只贪图虚名,我的内心忧愤而痛苦悲伤。我把蕙草和白芷联成玉佩,经过咸鱼铺子就失去了芳香。正直的臣子端正自己的操行,反而遭到诽谤被人排挤。世俗的风气不断改变,伯夷在首阳山被饿死。只有廉洁的人不被容纳,叔齐的高洁品德时间越久越显光明。 天上浮云密布,遮蔽了日月,让它们失去了光芒。忠臣坚贞想要进谏,可谗佞谄媚的小人却在君王身旁诋毁。秋天的草正要结果实,寒霜却在夜里悄悄降临。秋风萧瑟,伤害万物的生机,百草即使生长也难以繁荣。众人勾结起来嫉妒贤才,孤立的圣贤特别容易受到伤害。我心怀治国的计谋却不被重用,只能隐居在山洞里把自己隐藏。 伍子胥建立了功业却不能善终,最后死去连尸体都不能好好安葬。世人都追随世俗而改变,像随风倒伏的草一样形成风气。诚信正直的人被斥退而身败名裂,虚伪的人却得到重用而飞黄腾达。等到后悔的时候已经来不及,难道尽忠就一定能有功劳吗?国家废弃了制度而不用,一心谋取私利而抛弃公道。 我始终不会改变,宁愿坚守气节而死,可惜我还年轻,生命还未到尽头。我想乘上并连的船顺流而下,希望能让君王醒悟。痛心忠言总是逆耳,遗憾伍子胥沉江身亡。我愿意把所知道的全部奉献出来,可遇到的君王却昏庸不明。君王不能醒悟,无法开导,连横和纵的方向都分辨不清。听信奸臣的虚言浮辞,断绝了国家的长久命脉。 废除了规矩而不用,违背了绳墨的正直。遭遇忧患才醒悟,就像在秋天的蓬草上纵火。事业已经衰败无法挽救,还谈什么祸凶呢。那些奸臣背叛国家,结党营私,孤独的正直之士还有什么希望呢?人们渐渐被不良风气影响却不自知,就像秋毫虽细微,却能让事物改变容貌。众多轻的东西积累起来能压断车轴,小的过错混杂起来也会酿成大祸。 我要奔赴湘江和沅水的流水之中,又怕被波浪冲走流向东方。我怀揣沙石自沉江底,不忍心看见君王被奸臣蒙蔽。
关于作者
两汉东方朔

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本姓张,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德州陵县神头镇)人,西汉著名词赋家,幽默风趣且才华横溢,在政治方面也颇具天赋,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汉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以重用。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后人汇为《东方太中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