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译文:

在这吉祥的日子、美好的时光里,人们恭敬虔诚地要让东皇太一神愉悦欢畅。 主祭者手抚着镶玉剑柄的长剑,身上佩戴的美玉随着动作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神座上铺着瑶草编织的席子,压席用的是玉石,人们献上大把的鲜花。 用蕙草包裹着蒸熟的祭肉,下面垫着兰草,又恭敬地献上桂酒和椒浆。 鼓手扬起鼓槌敲响了鼓,节奏舒缓,歌者从容地歌唱。 竽瑟等乐器陈列整齐,齐声演奏出宏大的乐章。 巫女们穿着华丽的服饰,舞姿轻盈美妙,身上散发的香气弥漫了整个祭堂。 宫、商、角、徵、羽五音交织,纷繁而和谐地合奏,东皇太一神啊,希望您心情舒畅,安乐健康。
关于作者
先秦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