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天动地窦娥冤・沉醉东风

我是那提刑的女孩,须不比现世的妖怪。 怎不容我到灯影前,却拦截在门木呈外?我那爷爷呵,枉自有势剑金牌,把俺这屈死三年的腐骨骸,怎脱离无边苦海?端云孩儿,你在那里来?好是奇怪也!老夫才合眼去,梦见端云孩儿,恰便似来我跟前一般;如今在那里?我且再看这文卷咱。 奇怪,我正要看文卷,怎生这灯忽明忽灭的?张千也睡着了,我自己剔灯咱。 我剔的这灯明了也,再看几宗文卷。 "一起犯人窦娥,药死公公。 ……"这一宗文卷,我为头看过,压在文卷底下,怎生又在这上头?这几时问结了的,还压在底下,我别看一宗文卷波。 怎么这灯又是半明半暗的?我再剔这灯咱。 (做剔灯,魂旦再翻文卷科。 窦天章云)我剔的这灯明了,我另拿一宗文卷看咱。 "一起犯人窦娥,药死公公。 ……"呸!好是奇怪!我才将这文书分明压在底下,刚剔了这灯,怎生又翻在面上?莫不是楚州后厅里有鬼么?便无鬼呵,这桩事必有冤枉。 将这文卷再压在底上,待我另看一宗如何?怎么这灯又不明了,敢有鬼弄这灯?我再剔一剔去。 呸!我说有鬼!兀那鬼魂:老夫是朝廷钦差,带牌走马肃政廉访使。 你向前来,一剑挥之两段。 张千,亏你也睡的着!快起来,有鬼,有鬼。 兀的不吓杀老夫也!

译文:

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古诗词,而是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里的戏曲唱词与对白,以下是其大意翻译: 我是那提刑官的女儿,可不像现在世上那些妖魔鬼怪。怎么不让我到灯影前面,却把我拦截在门槛之外呢?(窦娥鬼魂喊叫)我那爷爷啊,(唱)您白白拥有势剑金牌,却让我这屈死三年的腐尸骨骸,怎么才能脱离这无边无际的苦海啊?(窦娥鬼魂进入屋内,哭泣;窦天章也跟着哭泣)窦天章说:“端云孩儿,你从哪里来呀?”(窦娥鬼魂隐去)窦天章醒来后说:“真是奇怪啊!我刚刚合上眼,就梦见端云孩儿,就好像来到我跟前一样;现在她在哪里呢?我还是再看看这些文卷吧。” (窦娥鬼魂出现,拨弄灯)窦天章说:“奇怪,我正要看文卷呢,这灯怎么忽明忽灭的?张千也睡着了,我自己来剔灯吧。” (窦天章剔灯,窦娥鬼魂翻动文卷)窦天章说:“我把灯剔亮了,再看几桩文卷。” 文卷上写着:“一起犯人窦娥,药死公公……”窦天章感到疑惑,说:“这一宗文卷,我最开始看过,压在文卷底下了,怎么又跑到上面来了?这是前些时候就审问结案的,还压在底下呢,我还是看另一宗文卷吧。” (窦娥鬼魂又来拨弄灯)窦天章说:“怎么这灯又是半明半暗的?我再剔剔这灯。” (窦天章剔灯,窦娥鬼魂再次翻动文卷)窦天章说:“我把灯剔亮了,我换一宗文卷看看。”文卷上还是写着:“一起犯人窦娥,药死公公……”窦天章呸了一声,说:“真是奇怪!我刚刚明明把这份文书压在底下,刚剔完灯,怎么又翻到上面来了?莫不是楚州后厅里有鬼吧?就算没有鬼,这桩事肯定也有冤枉。把这文卷再压到底下,我换一宗看看怎么样?” (窦娥鬼魂又来拨弄灯)窦天章说:“怎么这灯又不亮了,难道是有鬼在弄这灯?我再剔一剔。” (窦天章剔灯,窦娥鬼魂现身,与窦天章撞见)窦天章举起剑敲击桌子,说:“呸!我说有鬼吧!那边的鬼魂听着:老夫是朝廷钦差,带着金牌的走马肃政廉访使。你要是敢上前,我一剑把你砍成两段。张千,你居然还睡得着!快起来,有鬼,有鬼。可吓死老夫了!”(窦娥鬼魂接着唱)
关于作者
元代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