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商调/集贤宾

咱这几年来待嫁人心事有,听的道谁揭债、谁买休。 他每待强巴结深宅大院,怎知道摧折了舞榭歌楼?一个个眼张狂。 似漏了网的游鱼,一个个嘴卢都似跌了弹的斑鸠。 御园中可不道是栽路柳,好人家怎容这等娼优?他每初时间有些实意,临老也没回头。

译文:

这些年来啊,我们这些等着嫁人、从良的风尘女子心里有着许多心事。常常听说有同行去借债,或者被人花钱买断身子。 她们一心想着去高攀那些深宅大院里的富贵人家,哪里知道这样做反而会让自己原本还算自在的烟花生活都被摧毁呢?瞧瞧她们,一个个眼睛里满是张狂,就像那漏了网的游鱼,以为获得了自由,却不知前方还有危险;一个个嘴巴撅得老高,就像那被击中跌落的斑鸠,满心的不痛快。 在这烟花柳巷里的我们,就像是皇家园林里被随意栽种的路边柳树,正经的好人家又怎么会容得下我们这些娼妓优伶呢?她们一开始的时候,或许对从良还有些真心实意,可到了年纪大了,也没能真正有个好的归宿,还是没能回头走上安稳的生活道路。
关于作者
元代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