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佳人拜月亭・梁州

恰似悒悒的锥挑太阳,忽忽的火燎胸膛。 身沉体重难回项,口干舌涩,声重言狂。 可又别无使数,难请街坊,则我独自一个婆娘,与他无明夜过药煎汤。 呵!早是俺两口儿背井离乡!口应!则怏他一路上荡风打浪,嗨!谁想他百忙里卧枕着床。 内伤、外伤,怕不待倾心吐胆尽筋竭力把个牙推请;则怕小处尽是打当。 只愿的依本分伤家没变症,慢慢的传受阴阳。

译文:

她的心情就好像被忧愁紧紧揪住,好似被尖锐的锥子一下一下挑刺着太阳般难受,又像有熊熊烈火在胸膛里猛烈燃烧,无比煎熬。身体沉重得仿佛被巨石压住,连回头转动一下脖子都困难,嘴里干巴巴的,舌头也发涩,说话声音沉重,言语都有些癫狂。 身边又没有别的使唤的人,也不好意思去请街坊邻居帮忙,就只有她这一个孤身的女人,没日没夜地给病人熬药煮汤。唉!本来他们夫妻俩就背井离乡,生活不易。哎哟!一路上他被风吹浪打,受尽了颠簸之苦,谁能想到在这百忙之中他竟然病倒在床上。 不管是内伤还是外伤,她恨不得把自己的全部心思和力气都使出来,尽心尽力地去请最好的大夫;就怕在一些小的方面照顾不到。只希望病人能安分养病,别再出现别的病症,能慢慢地调养好身体。
关于作者
元代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