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柳营曲冬夜怀友

暮云收,冷风飕,到中宵月来清更幽。 倚遍江楼,望断汀洲,雪月照人愁。 舍梅花谁是交游?饮松醪自想期俦。 王子猷干罢手,戴安道且蒙头。 休,谁驾剡溪舟?别友一叶身,二毛人,功名壮怀犹未伸。 夜雨论文,明月伤神,秋色淡离樽。 离东君桃李侯门,过西风杨柳渔村。 酒船同棹月,诗担自挑云。 君,孤雁不堪听!有所思燕子来,海棠开,西厢尚愁音信乖。 问柳章台,采药天台,归去却伤怀,恰嗔人踏破苍苔,不知他行出瑶阶。 见刚刚三寸迹,想窄窄一双鞋。 猜,多早晚到书斋?

译文:

### 第一段:冬夜怀友之景与愁绪 傍晚时分,暮云渐渐消散,冷飕飕的风呼呼地刮着。到了半夜,月亮出来了,四周的环境显得更加清幽寂静。我独自一人倚靠在江边的楼阁上,目光穿过江中小洲,一直望到最远的地方,可还是不见友人的身影。洁白的雪和清冷的月光洒在身上,更添了几分忧愁。这冰天雪地的时节,除了傲霜斗雪的梅花,还有谁能算得上是我的知心好友呢?我独自饮着松醪酒,心里思念着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像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最终却半途而返,戴安道也只是蒙头大睡,并不在意。唉,算了吧,如今还有谁会像王子猷那样驾着小船,在剡溪上冒雪访友呢? ### 第二段:感慨自身境遇与友情 与友人分别后,我形单影只,两鬓也已斑白,可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却还没有实现。曾经在雨夜中与友人一起畅谈文章,在明月下一同伤怀感慨,秋天分别时,那离别的酒宴令人神伤。我离开了繁华的富贵人家,就像离开了春天的桃李盛开的豪门;如今经过西风中的杨柳渔村,生活显得如此落寞。曾经与友人一起在月色中划船饮酒,我独自挑着诗囊,仿佛挑着一片云。朋友啊,现在孤雁的叫声实在让人不堪听闻,更添我心中的孤寂。 ### 第三段:思念佳人之情 当燕子归来、海棠花开的时候,我还在为西厢那边迟迟没有佳人的音信而发愁。我像在章台柳巷寻觅佳人,又像去天台山采药寻仙一样,四处探寻她的消息。可即便回到家中,却依然满心伤感。我刚刚还嗔怪有人不小心踏破了苍苔,却不知道原来是她走出了华丽的台阶。看到地上刚刚留下的三寸脚印,我就想象着她那双窄窄的绣花鞋。我心里暗自猜测,她什么时候才能来到我的书斋与我相见呢?
关于作者
元代周德清

周德清(1277-1365)元代文学家。字日湛,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北宋词人周邦彦的后代。工乐府,善音律。终身不仕。著有音韵学名著《中原音韵》,为我国古代有名的音韵学家。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录鬼簿续篇》对他的散曲创作评价很高,然其编著的《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却有非凡影响。「德清三词,不惟江南,实天下之独步也。」《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31首,套数3套。至正己(1365)卒,年八十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