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思乡王粲登楼・滚绣球

我比那买官的省些玉帛,求仕的费些草鞋。 赤紧的好难寻紫袍金带。 今日见荆王呵,便是我苦尽甘来。 他听得我扣宅,他将那书折开,多应是把我来降阶接待。 岂不闻有朋自远方来?那荆王或问我兵法呵,你看坐间略展安邦策,便索高筑黄金拜将台,不索疑猜。 说话中间,可早来到门首也。 左右报复去,道有高平王粲,持曹子建学士书呈,特来拜见。 将书来,我与你报去。 喏!报的大王得知,今有高平王粲,持曹子建学士书呈,特来拜见。 将书来我看:"翰林学士曹植拜书。 "我折开这书看:"蔡邕拜上麾下。 "元来封皮上是曹子建之名,书内是蔡邕丞相举荐,书中意我尽知了也。 久闻此人,是一代文章之士。 道中门相请!久闻贤士大名,今至俺荆襄之地,如甘霖润其旱苗,似清风解其酷暑,何幸何幸!小生闻知大王豁达大度,纳谏如流,因此不远千里,持子建学士书,特来拜见。 动问贤士,何不在帝都阙下,求取功名,如何远涉江湖,徒步至此?俺这荆襄土薄民稀,兵微将寡,只怕展不得仲宣之志,如之奈何?大王,。

译文:

我比起那些花钱买官的人,能省下不少钱财;比起四处求官的人,不过多费了几双草鞋。可关键是这紫袍金带的官职实在太难谋求到了。今天要是能见到荆王,那可就是我苦日子到头,好日子来了。 我想等我登门拜访,他把书信打开,十有八九会亲自下台阶来迎接我。难道他没听说过“有朋自远方来”这句话吗?要是荆王问我兵法方面的事,您瞧着,我只需在座位上稍微施展一下安邦定国的策略,他肯定会像当年汉高祖为韩信筑黄金台拜将那样重用我,这没什么可怀疑的。 正说着话,就已经到荆王门前了。左右的人去通报一声,就说高平的王粲,拿着曹子建学士的书信,特地来拜见。 (卒子说)把书信给我,我去通报。(卒子大声说)喏!禀告大王,现在有高平的王粲,拿着曹子建学士的书信,特地来拜见。 (荆王说)把书信拿给我看。(读信)“翰林学士曹植拜书”。我打开这封信一看,(读信)“蔡邕拜上麾下”。原来信封上写的是曹子建的名字,信里面却是蔡邕丞相的举荐信,信里的意思我都明白了。早就听说这个人,是一代文章高手。传他从中门进来相见! (荆王说)早就听闻贤士您的大名,如今您来到我们荆襄这个地方,就好像久旱的禾苗得到甘霖滋润,又好似酷热时吹来清凉的风,真是太荣幸了! (王粲说)小生听说大王您豁达大度,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所以不远千里,拿着子建学士的书信,特地来拜见。 (荆王说)冒昧问一下贤士,您为什么不在京城求取功名,却要长途跋涉,一路走到这里呢?我们荆襄这个地方土地贫瘠、人口稀少,兵力薄弱、将领也不多,只怕施展不了您的才华,这可怎么办呢? (王粲说)大王啊……
关于作者
元代郑光祖

郑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但他的主要活动在南方,成为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