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落梅风

眉间恨,心上苦,口难言把脚尖儿分付。 乌靴上半痕鞋下土,忍轻将袖梢儿挪去。 楼台小,风味佳,动新愁雨初风乍。 知不知对春思念他,倚阑干海棠花下。 新秋夜,微醉时,月明中倚阑独自。 吟成几联肠断诗,说不尽满怀心事。 鸾凤配,莺燕约,感萧娘肯怜才貌。 除琴剑又别无珍共宝,则一片至诚心要也不要?风流士,年少客,花无名帽檐羞带。 新来颇觉略分外,相思病等闲不害。 乾坤内,山共水,论风流古杭为最。 北高峰离不得三二里,回头看镂金铺翠。

译文:

### 第一首 眉头紧皱,满是恨意,心中更是痛苦不堪,嘴里有话却难以言说,只能用脚尖偷偷地传递心意。乌靴上留下了她鞋底下的半痕泥土,我怎忍心轻易地用袖梢把那痕迹擦掉。 ### 第二首 楼台虽小,风景却别具风味,刚下过雨又起了风,这景象勾起了新的愁绪。你知不知道我在这春光里思念着他,只能独自倚靠在海棠花下的栏杆旁。 ### 第三首 新秋的夜晚,我微微有些醉意,在明亮的月光下独自倚靠在栏杆边。我吟成了好几联让人肝肠寸断的诗句,可满心的心事却怎么也说不完。 ### 第四首 我和她本有鸾凤般美好的匹配、莺燕似的约定,感谢她萧娘能够怜惜我的才貌。除了琴和剑,我再没有别的珍贵宝物,只有这一片赤诚之心,你要不要呢? ### 第五首 我本是风流的文人,年少的游子,如今却连戴花无名的帽子都觉得害羞。最近我觉得自己格外不一样,相思病也不轻易发作了。 ### 第六首 在这天地之间,有山有水,要说风流之地,自古以来杭州当属第一。北高峰离这儿不过两三里路,回头望去,到处是如镂金铺翠般的美景。
关于作者
元代周文质

周文质(?-1334),元代文学家。字仲彬,建德(今属浙江)人,后居杭州。与钟嗣成相交二十余年,良人情深意笃,形影不离,故《录鬼簿》对他有详细的记载:“体貌清癯,学问渊博,资性工巧,文笔新奇。家世儒业,俯就路吏。善丹青,能歌舞,明曲调,谐音律。性尚豪侠,好事敬客善绘画,谐音律。所作杂剧今知有四种。现仅《苏武还乡》(或称《苏武还朝》)存有残曲。散曲存有小令四十三首,套数五套,多男女相思之作。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