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小桃红

当时罗帕写宫商,曾寄风流况。 今日樽前且休唱,断人肠,有花有酒应难忘。 香消夜凉,月明枕上,不信不思量。 彩笺滴满泪珠儿,心坎如刀刺。 明月清风两独自,暗嗟咨,愁怀写出龙蛇字。 吴姬见时,知咱心事,不信不相思。 咏桃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 夜月梨花也相妒,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 刘郎去也,武陵溪上,仙子淡妆梳。 群芳争艳斗开时,公子王孙至。 邀我名园赏春思,探花枝,任君各自簪红紫。 诸公肯许,老夫头上,插朵粉团儿。 偏嫌桃杏染胭脂,我爱丁香囗。 恨杀蔷薇有多刺,怨垂丝,梨花带雨伤春思。 海棠过了,荼コ开遍,都不似粉团儿。

译文:

### 第一首(表达相思之情) - **“当时罗帕写宫商,曾寄风流况。”** - 当初我在罗帕上写下动人的曲调,还寄给了你,那里面饱含着我风流多情的情意。 - **“今日樽前且休唱,断人肠,有花有酒应难忘。”** - 如今在这酒杯前,就先别唱那些曲子了,它们太让人肝肠寸断。曾经有花相伴、有酒共饮的美好时光,实在令人难以忘怀。 - **“香消夜凉,月明枕上,不信不思量。”** - 香气消散,夜晚变得清冷,明月照着我的枕头。我就不信你能不想念我。 - **“彩笺滴满泪珠儿,心坎如刀刺。”** - 我在彩笺上写信,泪水滴满了纸张,我的心里就像被刀刺一样疼痛。 - **“明月清风两独自,暗嗟咨,愁怀写出龙蛇字。”** - 明月和清风之下,我独自一个人,只能暗自叹息。满心的忧愁让我在纸上写下潦草如龙蛇般的字迹。 - **“吴姬见时,知咱心事,不信不相思。”** - 要是吴地的歌女看到我写的这些,知道了我的心事,我就不信她不会为我相思。 ### 第二首(咏桃) - **“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 - 东风似乎带着怨恨来到玄都观,把枝头如美玉般的桃花都吹开了。 - **“夜月梨花也相妒,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 - 夜晚的月光下,梨花好像都在嫉妒桃花的美丽。桃花一点都不俗气,它就像娇鸾彩凤一样,尽显风流姿态。 - **“刘郎去也,武陵溪上,仙子淡妆梳。”** - 就像当年的刘郎离开了一样,在那武陵溪边,桃花如同淡妆素裹的仙子。 ### 第三首(赏春) - **“群芳争艳斗开时,公子王孙至。”** - 各种花卉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的时候,公子王孙们都来到了这里。 - **“邀我名园赏春思,探花枝,任君各自簪红紫。”** - 他们邀请我到名园里来欣赏春天的美景,大家都去探寻花枝。你们可以随意地把红花紫花插在头上。 - **“诸公肯许,老夫头上,插朵粉团儿。”** - 如果各位肯答应,我这老头子也想在头上插一朵粉团似的花。 ### 第四首(偏爱粉团花) - **“偏嫌桃杏染胭脂,我爱丁香囗。”** - 我偏偏嫌弃桃花杏花像是涂了胭脂一样艳丽,我喜爱丁香花……(此处原文有缺字) - **“恨杀蔷薇有多刺,怨垂丝,梨花带雨伤春思。”** - 我讨厌蔷薇花浑身是刺,也埋怨垂丝海棠。看到梨花带着雨珠,总让人伤春感怀。 - **“海棠过了,荼コ开遍,都不似粉团儿。”** - 海棠花凋谢了,荼コ花开满了,可它们都比不上粉团花。
关于作者
元代周文质

周文质(?-1334),元代文学家。字仲彬,建德(今属浙江)人,后居杭州。与钟嗣成相交二十余年,良人情深意笃,形影不离,故《录鬼簿》对他有详细的记载:“体貌清癯,学问渊博,资性工巧,文笔新奇。家世儒业,俯就路吏。善丹青,能歌舞,明曲调,谐音律。性尚豪侠,好事敬客善绘画,谐音律。所作杂剧今知有四种。现仅《苏武还乡》(或称《苏武还朝》)存有残曲。散曲存有小令四十三首,套数五套,多男女相思之作。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