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四友东坡梦・收江南

呀!这的是主人情重出红妆,怎做得司空见惯只寻常?不由你不坐中狂客恼柔肠。 一句句对当,一句句对当,总不离一曲[满庭芳]。 (东坡云)佛印从来多调笑,到被花枝夸俊俏。 (正末云)高烧银烛照红妆,灯光不把自身照。 (东坡云)果然是真僧,问他不倒。 苏轼从今忏悔,情愿拜为佛家弟子。 (正末云)学士请尊重。 (行者云)上告我师和尚,行者特来问禅。 (正末云)速道。 (行者云)搂住牡丹,胜坐莲台。 师父咳嗽,徒弟便来。 (正末云)痴迷性改,分毫不来。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唱)。

译文:

### “呀!这的是主人情重出红妆,怎做得司空见惯只寻常?不由你不坐中狂客恼柔肠。” 呀!这分明是主人情谊深重,特意让美貌的女子出来陪客。怎么能像司空见惯的那样,当作平常之事呢?这不由得让在座的如我这般狂放之人心中情思荡漾、柔肠百转。 ### “一句句对当,一句句对当,总不离一曲[满庭芳]。” 一句句地相互应对,一句句地回应着,可内容总也离不开那一曲《满庭芳》。 ### “(东坡云)佛印从来多调笑,到被花枝夸俊俏。” (苏轼说)佛印你向来就喜欢开玩笑,如今却被这如花似玉的女子夸赞俊俏。 ### “(正末云)高烧银烛照红妆,灯光不把自身照。” (主角说)高高点起银烛来照亮美人的妆容,可这灯光却照不到自身啊。 ### “(东坡云)果然是真僧,问他不倒。苏轼从今忏悔,情愿拜为佛家弟子。” (苏轼说)果然是真正的高僧,难不倒他。我苏轼从现在开始忏悔,情愿拜入佛门,成为佛家弟子。 ### “(正末云)学士请尊重。” (主角说)苏学士请庄重自持。 ### “(行者云)上告我师和尚,行者特来问禅。” (行者说)向上禀告我的师父和尚,我特意来向您请教禅理。 ### “(正末云)速道。” (主角说)快点说。 ### “(行者云)搂住牡丹,胜坐莲台。师父咳嗽,徒弟便来。” (行者说)抱着美丽的女子,比坐在莲花台上修行还要惬意。师父只要一咳嗽,徒弟马上就来。 ### “(正末云)痴迷性改,分毫不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主角说)你这痴迷的本性若不改变,那是一点都领悟不到禅理的。世间的色相本质就是空无,空无也即是色相。
关于作者
元代吴昌龄

吴昌龄,西京(今山西省大同市)人,生卒年不详,其生活前期曾在内蒙从事过军屯,后期升任婺源(今属江西省)知州。元代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入“前辈才人有所编传奇(即杂剧)行于世者五十六人”之中,即吴昌龄属于元代前期作家。尤其他的《西天取经》是元代最早的较成熟的取经杂剧,于后世取经剧及小说影响巨大:他的回回杂剧《老回回探狐洞》、《浪子回回赏黄花》等直接反映少数民族生活风情,题材别具一格,表明吴昌龄在开拓杂剧题材方面独具眼光,在元杂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认识价值。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