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内藏院本三千段,抹土搽炭数百般,愿求在坐一席欢。天子龙袍扇面

儿也待团圆,贯金线细沿伴。 它那里颤颤巍巍带着一顶爨巾,知它是何代衣冠。

译文:

### 大意翻译 宫廷内藏的剧本有三千段之多,各种涂抹着泥土、黑炭(可能指一些特色妆容)的表演形式有好几百种,只希望能求得在座各位的一片欢笑。这天子龙袍样式印在扇面上。 孩子啊也盼望着一家人团圆,这龙袍用金线细细地沿着边缘缝制。他(可能指表演之人)在那里颤颤巍巍地戴着一顶爨巾,谁知道那是哪个朝代的衣冠样式呢。 ### 解析说明 这段内容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它可能是对宫廷表演等场景的描述。“内藏院本”指宫廷里收藏的剧本,“抹土搽炭”形象描绘了表演时的妆容特色;“儿也待团圆”结合上下文较难明确“儿”具体所指,大致从字面推测有团圆的期盼;“爨巾”是一种头巾,“不知何代衣冠”流露出对服饰样式时代感的一种感慨。
关于作者
元代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