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度铁拐李岳・迎仙客

一个家嗔忿忿,一个家闹咳咳,改不了司房里欺人恶性格。 孙福咱相识二十年,张千你随我六七载。 哎,没上下村材,怎不把岳孔目哥哥拜?(岳旦云)这人不是叫化的,是你哥哥岳孔目。 (张千云)呸!俺哥哥怎生这般嘴脸?(正末云)孙福、张千,我是你哥哥岳寿。 (张千云)你道是岳孔目,你怎生死了来?(正末云)我借李屠尸首还魂回来,你怎生不认我?(孙福、张千做悲科,云)原来是孔目哥哥借尸还魂了也。 (孛老同旦儿上,云)我远远的跟着,孩儿往这一家里去了也,只得跟进去。 (做见科,云)孩儿,你在这里做甚么?咱回家去来。 (正末云)这是俺家里。 (岳旦云)这是我的夫主。 (李旦云)他是我的丈夫。 (众争认科)(张千夺拐打孛老科)(正末做劝,跌倒科,云)张千,我须有些瘸。 (张千发科,云)你可不早说与我。 (孛老云)我家的儿子认了别人,更待干罢。 俺去告官去来。 (众同下)。

译文:

这不是古诗词,而是一段戏曲文本,下面为你将其大致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一方怒气冲冲,另一方吵闹不休,就是改不掉司房里那种欺侮人的恶劣性格。孙福,咱们相识二十年了,张千,你跟随我也有六七年了。哎,没大没小的蠢货,怎么不给岳孔目哥哥行礼呢?(岳旦说)这人可不是叫花子,他是你哥哥岳孔目。(张千说)呸!俺哥哥怎么会是这副模样?(主角说)孙福、张千,我是你们的哥哥岳寿。(张千说)你说是岳孔目,你怎么死了又回来呢?(主角说)我借了李屠的尸首还魂回来了,你们怎么不认我呢?(孙福、张千悲伤地说)原来是孔目哥哥借尸还魂了啊。 (老头和一个年轻女子上场说)我远远地跟着,孩儿进了这家,我也只好跟进去。(见面后说)孩儿,你在这儿干啥呢?咱回家吧。(主角说)这就是我的家。(岳旦说)这是我的丈夫。(李旦说)他是我的丈夫。(众人争抢着相认)(张千夺过拐杖打老头)(主角劝架,摔倒说)张千,我腿有点瘸。(张千发作说)你怎么不早跟我说。(老头说)我家儿子认了别人,这事能善罢甘休吗?咱们去官府告状。(众人一同下场)
关于作者
元代岳伯川

岳伯川,元代杂剧作家。济南(今属山东)人,一说镇江(今属江苏)人。生卒年和生平事迹不详,为元杂剧前期作家。撰有杂剧2种,《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今存,《杨贵妃》仅存残曲。朱权《太和正音谱》把他的剧作列入上品,评其词“如云林樵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