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待制智赚灰栏记・醋葫芦

俺男儿气中子,丕地倒,醒来时俺姐姐自扶着。 (带云)他道,海棠,员外要汤吃,你去煎来。 (唱)煎的一碗热汤来又道是盐酱少,(带云)他赚的我取盐酱去呵,(唱)谁承望暗倾着毒药。 (带云)员外才把这汤吃下不的一两口,就死了也。 相公,你试寻思波。 (唱)怎便登时间火焚了尸首,葬在荒郊?(赵令史云)这毒药明明是你的了。 你怎么又要强夺他孩儿,混赖他家私,有何理说?(正旦云)这孩儿原是我养的。 相公,你只唤那收生的刘四婶,剃胎头的张大嫂,并邻里街坊问时,便有分晓。 (赵令史云)这个也说的是。 左右,快去拘唤那老娘街坊来者。 (孤做票臂科)(祗从出,唤云)老娘街坊人等,衙门中唤你哩。 (二净扮街坊、二丑扮老娘上,净云)常言道,得人钱财,与人消灾。 如今马员外的大娘子,告下来了,唤我们做证见哩。 这孩子本不是大娘子养的,我们得过他银子,则说是他养的。 你们不要怕打,说的不明白。 (净、丑等云)这个知道。 (做随祗从入跪科,祗从云)当面。 (赵令史云)你是街坊么?这孩儿是谁养的?(二净云)那马员外是个财主,小的每平日也不往来。 五年前因他大娘子养了个儿子,小的们街坊邻里,各人三分银子与他贺喜,那员外也请小的每吃满月酒,看见倒生的一个好娃娃。 以后每年儿子生日,那员外同着大娘子,领了儿子到各寺院烧香去,这是一城人都看见的,也不只是小的们这几个。 (赵令史云)这等明明是他大娘子养的了。 (正旦云)相公,这街坊都是他用钱买转了的,听不得他说话。 (二净云)我每买不转的,都是倾心吐胆说真实的话,若有半句说谎,你嘴上害碗大的疔疮。 (正旦唱)。

译文:

这并不是古诗词,而是元杂剧《包待制智赚灰栏记・醋葫芦》里的一段曲词及对白,下面为你将其翻译成较为通俗的现代汉语: 我丈夫好端端地一下子就倒下了,醒来的时候是我姐姐扶着他。(旁白)他说:“海棠,员外要喝汤,你去煎来。”(唱)我煎了一碗热汤端来,他又说盐和酱放少了。(旁白)他把我骗去拿盐酱的时候,(唱)谁能想到他暗地里往汤里下了毒药。(旁白)员外这汤才喝了没一两口,就死了。相公,您好好想想啊。(唱)怎么能那么快就把尸首给烧了,还埋到荒郊野外去呢? (赵令史说)这毒药显然就是你下的了。你怎么还想强抢他的孩子,霸占他家的财产,这还有什么道理可讲?(女主角说)这孩子本来就是我生的。相公,您只要把接生的刘四婶、给孩子剃胎头的张大嫂,还有左邻右舍都叫来问问,就清楚了。 (赵令史说)这话也有道理。左右的人,快去把接生婆和街坊们都找来。(官员做了个手势)(差役出去,喊道)接生婆、街坊们,衙门里叫你们呢。 (两个扮演街坊的、两个扮演接生婆的角色上场,街坊说)俗话说,拿了人家的钱,就得替人家消灾。如今马员外的大娘子把官司告下来了,叫我们去做证人。这孩子本来不是大娘子生的,可我们收了她的银子,就得说是她生的。你们别怕挨打,说话要说清楚。(众人回应)知道了。(跟着差役进来跪下,差役说)人带到了。 (赵令史问)你们是街坊吗?这孩子是谁生的?(两个街坊说)那马员外是个有钱人,我们平时都不怎么和他来往。五年前他大娘子生了个儿子,我们这些街坊邻居,每个人出了三分银子去贺喜,那员外还请我们吃了满月酒,看到那孩子长得可好了。从那以后,每年孩子过生日,那员外就带着大娘子和儿子到各个寺院去烧香,这全城的人都看见了,可不止我们这几个。 (赵令史说)这么看来,这孩子明显就是他大娘子生的了。(女主角说)相公,这些街坊都是她用钱买通了的,别听他们的话。(两个街坊说)我们可没被买通,都是真心实意说真话的,要是有半句假话,嘴上长碗口大的疔疮。(女主角唱)
关于作者
元代李行甫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