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小桃红湖上和刘时中二首

一声娇燕绿杨枝,满眼寻芳事。 塔影雷峰水边寺,夕阳时,画船无数围花市。 三弦玉指,双钩草字,题赠粉团儿。 棹歌惊起锦鸳鸯,开宴新亭上。 诗有新题酒无量,醉何妨?长吟笑倚阑干望。 西湖夜凉,吴姬低唱,画舫宿荷香。

译文:

### 第一首 绿杨枝上,一只娇俏的燕子欢快地啼叫着,眼前到处都是人们寻觅芬芳、游赏春光的热闹景象。 雷峰塔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上,旁边是那座坐落于水边的古寺。夕阳西下之时,数不清的画船围绕着那繁花似锦、热闹非凡的花市。 一位技艺娴熟的歌女,用她如玉般的手指拨弄着三弦,发出悦耳的声响。还有人擅长书写双钩草字,他们把这些才艺化作心意,题写诗词赠给那面容娇美如粉团儿般的佳人。 ### 第二首 划船人悠扬的歌声,惊起了水中色彩斑斓的鸳鸯。在新亭之上,人们摆开了丰盛的宴席。 诗人们不断想出新颖的诗题,席间的美酒更是畅饮无度。就算喝醉了又有何妨呢?大家放声长吟,笑着倚靠在栏杆上眺望西湖美景。 西湖的夜晚清凉宜人,吴地的歌女轻声低唱着动人的曲调。精美的画舫就停泊在散发着阵阵荷香的地方,人们将在这里伴着荷香入眠。
关于作者
元代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