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金字经湖上小隐

老翁婆娑处,清风安乐窝,十二阑干锦绣坡。 多,好山横翠蛾,兰舟过,月明闻棹歌。 采莲女小玉移莲棹,阿琼横玉箫,贪看荷花过断桥。 摇,柳枝学弄瓢。 人争笑,翠丝抓凤翘。 秋望白发三千丈,画楼十二阑,鸥鹭翩翩逐往还。 山,淡云秋树间。 芦花岸,钓船沙上滩。 湖堤春日院宇绿杨树,酒旗红杏村,一片棠梨苏小坟。 春,水边多丽人。 莺花阵,玉骢嘶锦云。

译文:

### 《南吕・金字经 湖上小隐》之“老翁”篇 一位老态龙钟却又自在悠闲的老翁,在清风的吹拂下,仿佛置身于安乐的居所之中。他站在那有着十二道栏杆的宛如锦绣般的山坡上。这样的生活真是美妙啊,眼前那连绵的青山,就像美人横卧的翠眉。一艘精致的兰舟缓缓划过,在明亮的月光下,还能听到船桨划动时传来的悠扬歌声。 ### 《南吕・金字经 湖上小隐》之“采莲女”篇 采莲女小玉轻轻地摇动着船桨,阿琼横拿着玉箫吹奏。她们只顾着贪恋欣赏那满池的荷花,不知不觉就划过了断桥。小船摇晃起来,岸边的柳枝仿佛也跟着调皮地舞动,好似在学着弄瓢一样。这有趣的场景引得人们纷纷欢笑,只见采莲女们头上翠色的发丝弄乱了凤翘发饰。 ### 《南吕・金字经 湖上小隐》之“秋望”篇 我这如李白般有着三千丈白发的人,站在有着十二道栏杆的画楼上。只见那鸥鹭在空中翩翩飞舞,时来时往。远处的山峦,静静地隐现在淡薄的云朵和秋日的树林之间。在那长满芦花的岸边,一艘钓船静静地停靠在沙滩上。 ### 《南吕・金字经 湖上小隐》之“湖堤春日”篇 庭院屋宇旁,绿杨树随风摇曳,红杏村头酒旗在风中飘扬,不远处还有一片棠梨树环绕着苏小小的坟墓。春天到了,水边有许多美丽的女子。在这莺啼花开的热闹场景中,毛色如玉的骏马嘶鸣着,马身上的锦鞍好似天边的云霞。
关于作者
元代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