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殿前欢秋日湖上

倚吟篷,障西风十里锦芙蓉。 照沧浪似入桃源桐,欠个渔翁。 冰泉泻翠筒,玉液浮银瓮,罗袖擎金凤。 团香弄粉,泛绿依红。 次酸斋韵二首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 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 欠伊周济世才,犯刘阮贪杯戒,还李杜吟诗债。 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唤归来,西湖山上野猿哀。 二十年多少风流怪,花落花开。 望云霄拜将台,袖星斗安邦策,破烟月迷魂寨。 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离思二首夜啼乌,柳枝和月翠扶疏。 绣鞋香染莓苔露,搔首踟蹰。 灯残瘦影孤,花落流年度,春去佳期误。 离鸾有恨,过雁无书。 月笼沙,十年心事付琵琶。 相思懒看帏屏画,人在天涯。 春残豆蔻花,情寄鸳鸯帕,香冷荼コ架。 旧游台榭,晓梦窗纱。 西湖晚晴总宜船,绿情红意雨余天。 盈盈皓月明如练,棹举冰田。 神仙太乙莲,图画崔徽面,才思班姬扇。 新诗象管,古调冰弦。 客中二首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 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 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锦缠头,粉筝低按舞《凉州》。 佳人一去春残后,香冷云兜。 晴山翠黛愁,绿水罗裙皱,细柳宫腰瘦。 梨花暮雨,燕子空楼。

译文:

### 《双调・殿前欢・秋日湖上》 #### 第一首 我倚靠在船的吟篷上,西风阵阵,眼前是绵延十里如锦绣般的荷花。湖水波光粼粼,映照得我仿佛进入了桃花源,只可惜少了个渔翁相伴。泉水像冰一样清澈,从翠绿的竹筒中倾泻而下;美酒如玉液一般,在银瓮里泛起泡沫;美人挥舞着罗袖,擎着金色酒杯。大家在这花香粉艳中嬉戏,在绿荷红莲间泛舟游玩。 #### 第二首(次酸斋韵) 钓鱼台啊,我十年没有来了,连野鸥都对我感到陌生而猜疑。白云悠悠往来,青山依旧矗立,我对着美酒开怀畅饮。我自愧没有伊尹、周公那样济世的才能,犯了像刘晨、阮肇那般贪杯的毛病,还欠下了像李白、杜甫一样吟诗的债。酸斋笑话我,我也笑话酸斋。 #### 第三首(次酸斋韵) 有人呼唤我回去,西湖山上野猿的哀啼声声传来。二十年间,多少风流韵事如落花般消逝又盛开。我遥望那云霄中的拜将台,怀揣着安邦定国的谋略,想要冲破那被烟月迷醉的温柔乡。酸斋笑话我,我也笑话酸斋。 #### 第四首(离思) 夜晚乌鸦啼叫,柳枝在月光下显得翠绿而错落有致。绣鞋沾染了莓苔上的露水,我心烦意乱地挠着头,徘徊不前。灯光渐残,我形单影只;花朵凋零,岁月流逝;春天过去,美好的约会也错过了。我如离群的鸾鸟满怀愁恨,过往的大雁也没有带来书信。 #### 第五首(离思) 月光笼罩着沙滩,十年来的心事都寄托在琵琶声中。相思之情让我懒得去看帏屏上的画,而心上人却远在天涯。春天将尽,豆蔻花已凋零,我的情思都寄托在鸳鸯帕上,荼蘼花架也没了香气。旧日游玩的台榭依旧,只在晓梦的窗纱中浮现。 #### 第六首(西湖晚晴) 西湖上总是适宜乘船游玩,雨后的天地间洋溢着红绿交织的美景。明亮的月亮像洁白的绸缎,我划船在如冰般澄澈的湖面上。这美景如太乙真人的莲花般神奇,似崔徽的面容般动人,有班姬持扇般的才情。我用象管笔写下新诗,用冰弦琴弹奏古调。 #### 第七首(客中) 我遥望长安,前程渺茫,两鬓已斑白。我像那南来北往的征雁,行路艰难。我曾走过泥泞的小剑关,到过红叶飘零的湓江岸,穿越过白草连天的连云栈。为了那半纸功名,我历经了千山的风雪。 #### 第八首(客中) 歌女们拿着锦缠头,轻按粉筝,跳起了《凉州》舞。佳人离去后,春天也渐渐消逝,香云兜也没了香气。晴天的山峦如翠黛含愁,绿水像罗裙起了褶皱,细柳般的腰肢也消瘦了。只剩下梨花在暮雨中飘落,燕子空守着楼阁。
关于作者
元代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