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待制三勘蝴蝶梦・牧羊关

这孩儿虽不曾亲生养,却须是咱乳哺。 这第二的呢?这一个偌大小,是老婆子抬举。 兀那小的呢?这一个是我的亲儿,这两个我是他的继母。 兀那婆子,近前来。 你差了也,前家儿着一个偿命,留着你亲生孩儿养活你可不好那!爷爷差了也!不争着前家儿偿了命,显得后尧婆忒心毒。 我若学嫉妒的桑新妇,不羞见那贤达的鲁义姑!

译文:

这位大人呐,这个孩子虽然不是我亲生的,但却是我用乳汁把他喂养大的。 (包待制问:那第二个孩子呢?)(我唱道)这个孩子这么大了,是我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的。 (包待制又问:那小的那个呢?)(我悲悲切切地回答,接着唱)这个是我的亲生孩子,而前面这两个,我是他们的继母。 (包待制说:那老婆子,你到跟前来。你弄错啦,让前妻生的孩子去抵命,留下你亲生的孩子给你养老送终,这不挺好的嘛!)(我回应道:大人您说错啦!)(接着唱)要是让前妻的孩子去抵命,那岂不是显得我这继母心肠太狠毒了。 我要是学那嫉妒心重的桑新妇,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那贤德豁达的鲁义姑啊!
关于作者
元代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