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蟾宫曲

竹风过雨新香,锦瑟朱弦,乱错宫商。 樵管惊秋,渔歌唱晚,淡月疏篁。 准备了今宵乐章,怎行云不住高唐?目外秋江,意外风光,环佩空归,分付下凄凉。 相逢忘却余咱,梦隔行云,尽好诗夸。 江上人归,宫中粉淡,明月无涯。 从别却西湖酒家,遇逋翁便属仙葩。 袜重霜华,春色交加,夜半相思,香透窗纱。 问胸中谁有西湖?算诗酒东坡,清淡林逋。 月枕冰痕,露凝荷泪,梦断云裾。 桂子冷香仍月古,是嫦娥厌倦妆梳。 春景扶疏,秋色模糊,若比西施,西子何如?凌波晚步晴烟,太华云高,天外无天。 翠羽摇风,寒珠泣露,总解留连。 明月冷亭亭玉莲,荡轻香散满湖船。 人已如仙,花正堪怜,酒满金樽,诗满鸾笺。 送春问东君何处天涯?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 随柳絮吹归那答?趁游丝惹在谁家?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纱。 赠曹绣莲薰吹吹醒横塘,一派波光,掩映红妆。 娇态盈盈,香风冉冉,翠盖昂昂。 一任游人竞赏,尽教鸥鹭埋藏。 世态炎凉,只恐秋凉,冷落空房。

译文:

### 第一部分 新雨过后,竹间清风送来清新的香气。锦瑟上朱红的弦线弹奏着,音律杂乱地交织在一起。 砍柴人吹响的竹管声惊起了秋意,渔夫在傍晚唱起悠扬的歌,淡淡的月光洒在稀疏的竹林上。 本已准备好今晚演奏乐章,怎奈那行云不肯停留在高唐。眼前是秋日的江水,意外邂逅这般风光。美人空自归去,只留下一片凄凉。 ### 第二部分 相逢时忘却了其他一切,梦境却与行云相隔,尽情地用美妙的诗句来夸赞。江上的人已归去,宫中的妆容也已淡去,明月无边无际。 自从告别了西湖边的酒家,遇到像林逋那样的高人便觉如遇仙葩。鞋袜上沾满了霜华,春色与秋意交织。夜半时分相思情浓,那香气都透过了窗纱。 ### 第三部分 试问谁的胸中装着西湖?算起来只有诗酒风流的苏东坡,清淡高雅的林逋。 月光洒在枕上留下冰痕,露珠凝结像荷叶上的泪珠,梦境中断了美人的衣裾。桂子散发着清冷的香气,月色依旧古老,仿佛是嫦娥厌倦了梳妆打扮。 春天的景色枝叶繁茂,秋天的景色模糊迷离,若把西湖比作西施,不知道真正的西子又会如何? ### 第四部分 凌波仙子在傍晚的晴烟中漫步,太华山高耸入云,天外似乎再无更高的天际。 翠鸟的羽毛在风中摇曳,寒珠般的露珠像在哭泣,一切都让人留恋不舍。明月下亭亭玉立的莲花清冷高洁,轻香飘散在满湖的船只上。 人仿佛已化作仙人,花朵正惹人怜爱,酒杯斟满美酒,诗写满了精美的信笺。 ### 第五部分 送别春天,问春神东君已到了天涯何处?只见落日下杜鹃啼叫,流水旁桃花飘落。 远处的山峦淡淡,芳草萋萋,天边隐隐有残霞。随着柳絮飘向何方?趁着游丝又缠绕在谁家?懒得去理琵琶,人倚靠在秋千上,月光洒在窗纱上。 ### 第六部分 微风唤醒了横塘,一片波光粼粼,映衬着美丽的红妆。 女子娇美的姿态盈盈动人,香风缓缓飘散,荷叶高高挺立。 任凭游人竞相观赏,就连鸥鹭也仿佛被她的美丽所掩藏。只是世间人情冷暖,只怕到了秋凉时节,她会被冷落独守空房。
关于作者
元代贯云石

贯云石(1286~1324) 元代散曲作家。字浮岑,号成斋,疏仙,酸斋。出身高昌回鹘畏吾人贵胄,祖父阿里海涯为元朝开国大将。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即以贯为姓。自号酸斋。初因父荫袭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让爵于弟,北上从姚燧学。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不久称疾辞官,隐于杭州一带,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今人任讷将他的散曲与自号“甜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