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幺篇

第一来为压惊,第二来因谢承。 不请街坊,不会亲邻,不受人情。 避众僧,请老兄,和莺莺匹聘。 (末云)如此小生欢喜。 (红唱)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译文:

这一段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古诗词,而是元杂剧里的唱词和对白,下面是翻译: (红娘唱)这第一件事是为你压压惊,第二件事是为了感谢你的帮助。咱们不请街坊邻居,也不招待亲朋好友,不接受别人的人情往来。避开寺里的众和尚,请您这位先生来,和莺莺结成匹配良缘。 (张生说)要是这样,小生我太高兴啦。 (红娘接着唱)只见他欢天喜地的,恭恭敬敬地答应了这件事。
关于作者
元代王实甫

王实甫,字德信,元朝杂剧作家,定兴(今定兴县)人。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