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厮每风闻,胡云。 道我"眉黛青颦,莲脸生春,恰便似倾国倾城的太真";兀的不送了他三百僧人?半万贼军,半霎儿敢剪草除根?这厮每于家为国无忠信,恣情的掳掠人民,更将那天宫般盖造焚烧尽,则没那渚葛孔明,便待要博望烧屯。 (夫人云)老身年六十岁,不为寿夭;奈孩儿年少,未得从夫,却如之奈何?(旦云)孩儿有一计,想来只是将我与贼汉为妻,庶可免一家儿性命。 (夫人哭云)俺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怎舍得你献与贼汉;却不辱没了俺家谱!(洁云)俺同到法堂上两廊下,问僧俗有高见者,俺一同商议个长便。 (同到法堂科)(夫人云)小姐却是怎生?(旦云)不如将我与贼人,其便有五:。
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幺篇
译文:
那些人风言风语,胡说八道。说我“眉毛紧蹙含愁,莲花般的面容春意盎然,简直就像倾国倾城的杨贵妃”。这岂不是要连累那三百僧人吗?面对那半万贼军,眨眼间他们说不定就会斩草除根。这些人对于国家和家庭毫无忠诚信义可言,肆意地掳掠百姓,还把那天宫般华丽的建筑都焚烧殆尽。他们要是没有诸葛亮那样的智者来制衡,就如同要重演博望坡烧屯的场景一般为非作歹。
(老夫人说)我已经六十岁了,即便死去也不算短命;只是可惜我女儿年纪轻轻,还未嫁人,这可如何是好呢?(崔莺莺说)女儿有一个办法,想来只有把我许配给那贼汉做妻子,或许可以保全一家人的性命。
(老夫人哭着说)我们家没有犯法的男子,也没有再嫁的女子,怎么舍得把你献给贼汉呢?这不是辱没了我们家的家谱吗!(和尚说)我们一起到法堂的两廊下,问问僧人和百姓当中有见识的人,大家一起商量个妥当的办法。
(一同来到法堂)(老夫人问)小姐你觉得怎样?(崔莺莺说)不如把我交给贼人,这样做有五个好处: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