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忍字记・牧羊关

这分两儿轻和重?(刘均佑云)也有十两五钱不等。 (正末唱)金银是真共假?(刘均佑云)俱是赤金白银。 (正末唱)他可是肯心肯意的还咱?(刘均佑云)都肯还。 若不肯还呵,连他家锅也拿将来。 (正末云)正是恩不放债,南无阿弥陀佛。 兄弟,将一个来我看。 (刘均佑递银科,云)哥哥,雪白的银子你看。 (正末接银子,印忍字,惊科)(唱)我这里恰才便汤着,却又早印下,又不曾有印板,也须要墨糊刷。 (布袋云)这忍字须当忍着。 (正末唱)师父道忍呵须当忍,(刘均佑云)这个银子又好。 (正末唱)抬去波,我可是敢拿也不敢拿。

译文:

这段内容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古诗词,而是元杂剧里的唱词与对白,以下是将其翻译成较为通俗的现代汉语: (正末)这银子分量是轻还是重呢? (刘均佑)有十两的,也有五钱的,各不相同。 (正末)这些金银是真的还是假的? (刘均佑)全都是赤金白银。 (正末)他们是心甘情愿把这些钱还给咱们吗? (刘均佑)都愿意还。要是不肯还,就连他们家的锅都给搬来。 (正末)正所谓施恩就别指望讨债,南无阿弥陀佛。兄弟,拿一锭银子给我看看。 (刘均佑递给正末银子)哥哥,你看这雪白雪白的银子。 (正末接过银子,印上“忍”字,很惊讶)我这儿刚一碰到,转眼间就印上字了,又没有印板,也没用到墨糊去刷啊。 (布袋和尚)这“忍”字必须得忍着。 (正末)师父说要忍就得忍着。 (刘均佑)这银子成色可真好。 (正末)抬走吧,我是该拿呢还是不该拿啊。
关于作者
元代郑延玉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