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云去也山容妥贴,云来也山色模糊。真乃是一声杜宇不知处。青隐

隐浑疑太华,白漫漫错认蓬壶。 黑黯黯难分吴越,绿迢迢不辩衡庐。 云连山远近相逐,山连云上下相续。 可知道陆士衡酝酿做文章,王摩诘收拾在肺腑,狄仁杰迤逗出嗟吁。 老夫,道欤。 既思亲便索寻亲去,愁险峻惮劳苦。 却把云山写作图,于理何知。

译文:

云飘走的时候,山峦的模样显得安稳妥帖;云飘来的时候,山峦的景色变得模糊不清。真的就像那一声杜鹃啼鸣,根本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传来的。 那青幽幽的云雾,让人恍惚觉得身处西岳华山;白茫茫的一片,又错以为到了蓬莱仙岛。黑沉沉的云雾,让人难以分辨出吴越之地;绿茫茫、绵远悠长的景象,让人也辨别不出衡山和庐山。 云连着山,不论远近,相互追逐;山连着云,不管上下,连绵不断。由此可知,陆士衡(陆机)是从这云山景致中获得灵感酝酿出文章,王摩诘(王维)把这云山之美收揽进肺腑才画出好画,狄仁杰看到这样的云山也会引发感慨叹息。 我啊,说说道理还行。既然思念亲人,就应该去寻找亲人,怎么能因为发愁路途险峻、害怕劳苦,就只是把云山的美景画成图呢?这从道理上讲,实在是说不通啊。
关于作者
元代汤舜民

汤舜民,元末明初戏曲作家,号菊庄,字、生卒年、生平事迹均不详,象山(今属浙江)人。补本县吏,非其志也。后落魄江湖间。好滑稽,与贾仲明交久而不衰。文皇帝在燕邸时,宠遇甚厚,永乐间恩赍常及。所作乐府、套数、小令极多,语皆工巧,江湖盛传之。所撰杂剧2种:《瑞仙亭》、《娇红记》,惜已佚。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曲格势,喻如“锦屏春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