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录丰功褒盛绩班班拟见铭钟鼐,著芳声垂后代历历终期绚竹帛。若

报道东阁门前不妨碍,借尺地寸阶,进一言半策,那时节吐气扬眉拜丰采。 同前心怀雨露恩,气禀乾坤秀。 读书尊孔孟,许国重伊周。 得志之秋,文艺武皆穷究,正青春正黑头。 孙吴略切切于心,齐鲁论孜孜在口。

译文:

### 尾声部分 记录下丰功伟绩,一桩桩仿佛都能看到铭刻在钟鼎之上;彰显美好的名声流传给后代,清清楚楚地期望最终能闪耀在史册之中。要是有人说东阁门前没有阻碍,那就借那么一点地方、一级台阶,献上一条建议、一点谋略,到那个时候就可以扬眉吐气去拜见那风采卓然之人。 ### 前面部分 心中怀着如同雨露般的恩泽,气质秉承着天地间的灵秀。读书尊崇孔子、孟子的学说,以身许国看重伊尹、周公那样的贤相。等到得志的时候,文学和武艺都要深入探究,正是青春年少、黑发浓密的好时光。孙子、吴起的兵法谋略时刻放在心上钻研,关于齐鲁之地的学问孜孜不倦地挂在嘴边探讨。
关于作者
元代汤舜民

汤舜民,元末明初戏曲作家,号菊庄,字、生卒年、生平事迹均不详,象山(今属浙江)人。补本县吏,非其志也。后落魄江湖间。好滑稽,与贾仲明交久而不衰。文皇帝在燕邸时,宠遇甚厚,永乐间恩赍常及。所作乐府、套数、小令极多,语皆工巧,江湖盛传之。所撰杂剧2种:《瑞仙亭》、《娇红记》,惜已佚。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曲格势,喻如“锦屏春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