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红乡儿女两团圆・天下乐

岂不闻道路上人也那口似碑?我如今便年也波纪,年纪可便近六十,虽然咱有家私,我这眼前无一个子息。 (云)李氏也,我为你呵,多曾用心来。 (唱)我背地里祷神祗,(带云)也不论是男是女,(唱)但得一个喂眼的,恰便似那心肝儿般知重你。 (二旦云)这个老弟子孩儿无礼,心肝儿般知重他哩。 (做唤门科,云)开门来,开门来。 (正末做开门科,云)呀!二嫂来了也。 (二旦云)老弟子,为这个泼贱奴胎说的我好也。 我打这歪刺骨。 (正末唱)。

译文:

难道没听说过路上的人那口碑的力量吗?我如今啊,这年纪啊,都快六十岁了。虽说咱们家里有点钱财,可我眼前却没有一个子女。 (高茂卿说)李氏啊,我为了你,可没少用心。 (唱)我背地里向神灵祈祷,(接着说)也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唱)只要能有一个让我看着舒心的孩子,我就会像对待心肝宝贝一样看重你。 (二旦说)这个老东西真没礼貌,说要像心肝儿一样看重她呢。 (二旦做出敲门的动作,说)开门啊,开门啊。 (高茂卿做出开门的动作,说)呀!二嫂来了。 (二旦说)你这个老东西,就因为这个下贱的女人,让我好不痛快。 我要打这个贱人。 (高茂卿接着唱)
关于作者
元代高茂卿

高茂卿,今河北涿州市人。约洪武中前后在世。其作品仅存《翠红乡儿女两团圆》一种,见著于《录鬼簿续编》。此剧是武汉臣《老生儿》杂剧的改作本,与高茂卿约同时的杨文奎、杨景贤也分别作了一本《两团圆》,可见该剧题材在当时很受欢迎,而高剧得以流传,足见其有可取之处。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评此剧说:“《儿女团圆》比《老生儿》结构复杂。《老生儿》是叙一个家庭的波澜,《儿女团圆》是使两个家庭交错起来。……此剧写农村人情风俗,极有曲折波澜。事虽造作,可是连络得很好,一点儿也不觉得不自然,场面始终保持紧张,结构的巧妙,更凌驾《老生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