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师断风花雪月・石榴花

当日个天台流水泛胭脂,谁引逗的刘晨、阮肇至于斯。 (天师云)荷花,你可怎生不近前来折辩?(荷花云)桂花仙子,你认了罪罢。 (正旦唱)你可也要推辞,那并头莲就是你过犯公私。 (天师云)菊花,你近前与他质对者。 (菊花云)桂花仙子,你思凡干俺甚事?(正旦唱)想当日陶潜为你可便辞荣仕,在东篱下满饮金卮。 (天师云)梅花,你也向前对词来。 (梅花云)桂花仙子,你何不早早认了罪也,要累我做甚么?(正旦云)偏你无过犯那?(唱)你道你梅花孤洁全终始,我只问那孟浩然骑的瘦驴儿。

译文:

当初那天台的溪水泛起如胭脂般的色彩,是谁引诱得刘晨和阮肇来到了这里呢。 (天师说)荷花,你怎么不靠近前来辩解呢?(荷花说)桂花仙子,你就认了罪吧。 (女主角唱)你还想要推脱吗,那并头莲就是你触犯公规私矩的证据。 (天师说)菊花,你上前和她对质。 (菊花说)桂花仙子,你思慕凡尘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女主角唱)想当年陶潜因为你而辞去了官职,在东篱下尽情地饮着美酒。 (天师说)梅花,你也上前对证。 (梅花说)桂花仙子,你为何不早早认罪,何苦连累我呢?(女主角唱)难道就你没有过错吗?你说你梅花孤高清洁始终如一,我只问那骑着瘦驴踏雪寻梅的孟浩然又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作者
元代吴昌龄

吴昌龄,西京(今山西省大同市)人,生卒年不详,其生活前期曾在内蒙从事过军屯,后期升任婺源(今属江西省)知州。元代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入“前辈才人有所编传奇(即杂剧)行于世者五十六人”之中,即吴昌龄属于元代前期作家。尤其他的《西天取经》是元代最早的较成熟的取经杂剧,于后世取经剧及小说影响巨大:他的回回杂剧《老回回探狐洞》、《浪子回回赏黄花》等直接反映少数民族生活风情,题材别具一格,表明吴昌龄在开拓杂剧题材方面独具眼光,在元杂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认识价值。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