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喜春来春宴

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 春宴排,齐唱喜春来。 梅残玉靥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东风和气满楼台。 桃杏折,宜唱喜春来。 梅擎残雪芳心奈,柳倚东风望眼开,温柔樽俎小楼台。 红袖绕,低唱喜春来。 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到天台。 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译文:

### 第一首 在春天的宴会上,适合将新鲜的生菜等三种蔬菜剪成春盘。女子头上斜插着镶嵌七宝的发簪,就像春燕般美丽。温暖的春风和香醇的春酒,直沁人心脾。春宴已经安排妥当,大家一同欢快地唱起《喜春来》。 ### 第二首 梅花虽然花瓣已残,那如玉般的花朵仍残留着淡淡香气;柳树刚刚抽出嫩黄的新芽,芽苞还未完全展开。东风带来了融融的和气,弥漫在整个楼台上。折下几枝桃枝和杏枝,此时正适合唱《喜春来》。 ### 第三首 梅花上还残留着点点白雪,却已难掩它的芬芳;柳树倚靠着东风,细长的柳眼渐渐睁开。在这温馨的小楼上摆好了美酒佳肴。身边围绕着美丽的女子,她们轻声低唱着《喜春来》。 ### 第四首 带着好友一同去寻访繁花盛开的地方,看着梅花渐渐凋谢,等待着杏花绽放出粉嫩的容颜。可不要像刘晨、阮肇那样去天台寻仙。仙洞那么狭窄,咱们还是且尽情唱着《喜春来》,享受当下吧。
关于作者
元代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