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太真玉镜台・金盏儿

来日不空亡,没相妨。 天生壬申癸酉全家旺,不比那长星赤口要提防。 大纲来阴阳偏有准,择日要端详;岂不闻成开皆大吉,闭破莫商量。 既如此,就是明日,要劳动学士者。 谨依尊命!明日温峤自来。 但温峤无学,怎生教的小姐?学士休得推辞,只看你下世姑夫的面皮,教训女孩儿则个。

译文:

这并不是古诗词,而是元杂剧《温太真玉镜台》里的唱词和对白。我把它大致翻译如下: (温峤唱)明天可不是诸事不宜的日子,没什么妨碍的。天生在壬申、癸酉年出生的人家全家都会兴旺,不像那些有长星照命、赤口之灾说法的日子需要提防。大概来说阴阳之理偏偏很准,选择日子要仔细考量;难道没听说过“成”日和“开”日做什么都大吉大利,“闭”日和“破”日就别考虑办事了。 (夫人说)既然这样,那就定在明天,要麻烦学士你了。 (温峤说)我谨遵您的吩咐!明天我温峤自己过来。 只是我温峤没什么学问,怎么能教得了小姐呢?(夫人说)学士你可别推辞,就看在你去世姑夫的面子上,教教这女孩儿吧。
关于作者
元代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