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蕊娘智赏金线池・沉醉东风

则道是喜孜孜设席肆筵,为甚的怒哄哄列杖擎鞭?好教我足未移心先战,一步步似毛里拖毡。 本待要大着胆、挺着身、行靠前,百忙里仓惶倒偃。

译文:

本以为是欢欢喜喜地摆下宴席,热热闹闹地请客吃饭呢,可为啥却是怒气冲冲地排列着兵卒,拿着棍棒和鞭子呢?这情形可把我吓得脚还没挪动,心就已经咚咚直跳了,每走一步都像是脚被毛毡拖着一样沉重、艰难。 原本我还打算壮起胆子,挺直身子,往前走过去呢,可在这忙乱之中,我却慌里慌张地一下子就向后摔倒了。
关于作者
元代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