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蕊娘智赏金线池・尾煞

高如我三板儿的人物也出不得手,强如我十倍儿的声名道着处有。 寻些虚脾,使些机彀,用些工夫,再去趁逐。 你与我高揎起春衫酒淹袖,舒你那攀蟾折桂的指头,请先生别挽一枝章台路旁柳。

译文:

像我这样在风月场中算得上有几分姿色和才情的人,如今也难有好的出路了;那些比我强上十倍、声名远扬的名妓,那可是走到哪儿都备受关注。 你就去耍些虚情假意,使些权谋手段,花些心思精力,再去寻欢作乐、追逐新的欢爱吧。 你把那被酒浸湿袖子的春衫高高挽起,伸出你那有本事去博取功名的手指,麻烦先生你去另找一个章台路边的风尘女子相伴吧。
关于作者
元代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