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庙裴度还带・倘秀才

出庙门送下涩道,近行径转过墙角,这的是贫不忧愁富不骄。 妾身看了秀才,若非古之君子,岂有如此局量!此还带之意.异日必当重报于足下。 《毛诗》云:"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焉敢忘恩人之大德也!你道是"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小人怎敢比古人量作!此时世俗,惟先生之一人;礼义廉耻道德之风--余者俗子,受不明之物,取不义之财--有几人也?"皇天无私,惟德是辅"。

译文:

裴度从山神庙的门出来,沿着那有些崎岖的小道往下走,顺着近路转过墙角。他这种人啊,贫穷的时候不忧愁,富贵的时候也不骄傲。 (旦角说)我看这位秀才,如果不是古代那样的君子,哪会有如此的度量和气魄!他归还玉带这个举动,日后我必定重重报答他。就像《毛诗》里说的“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我怎敢忘了恩人的大恩大德呢! (裴度唱)你说“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我这样的小人物哪敢和古人的度量相比啊! (旦角说)如今这世俗社会,只有先生您这样的人;讲礼义廉耻、有道德之风的——其余那些俗人,接受不明不白的东西,谋取不义之财——又有几个好人呢? (裴度说)“皇天是没有私心的,只辅佐有德行的人。” (裴度接着唱)
关于作者
元代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