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庙裴度还带・正宫/端正好

我愁见古松林,我这里便怕到兀那崩摧庙。 我可便叹吾生久困蓬蒿,看别人“青霄有路终须到”,知他我何日“朝闻道”?

译文:

我一看到那古老的松树林就发愁,只要走到那快要崩塌毁坏的庙宇旁,心里就发怵。我不禁感叹自己这一生长久地困在草野之中,无人赏识。看看别人,正所谓“只要有通往云霄的路,终究能够到达”,他们有机会平步青云、实现抱负。可我呢,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明白人生的道理、有出头之日啊!
关于作者
元代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