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

稻梁肥,蒹葭秀。 黄添篱落,绿淡汀洲。 木叶空,山容瘦。 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秋。 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秋江忆别晚天长,秋水苍。 山腰落日,雁背斜阳。 璧月词,朱唇唱。 犹记当年兰舟上,洒洒风泪湿罗裳。 钗分凤凰,杯斟鹦鹉,人拆鸳鸯。

译文:

### 上阕《江头秋行》 稻田里的稻子和高粱颗粒饱满,长得十分肥美,江边的蒹葭也长得格外秀丽。 篱笆周围添上了许多枯黄的颜色,小洲上的绿色也渐渐褪去。 树叶纷纷飘落,山林显得一片空寂,山峦看起来也瘦削了许多。 沙滩上的鸟儿在风中翻飞,它们似乎知晓潮水涨落的规律,极目远望,烟雾笼罩的江面辽阔无边,弥漫着浓浓的秋意。 西边挂着半截落日,天空中传来一声雁鸣,远处还有几座高楼矗立着。 ### 下阕《秋江忆别》 秋日的傍晚,天色格外漫长,秋天的江水呈现出一片苍茫之色。 落日挂在山腰,大雁的背上也映照着斜阳。 曾经有人吟唱着优美的词句,那朱唇轻启的模样令人难忘。 至今还记得当年在那兰舟之上的情景,泪水如洒,浸湿了罗裳。 像凤凰钗被分开一样,我们被迫分离;如同用鹦鹉杯斟酒一般,往昔的欢聚不再;曾经的两人,如今就像鸳鸯被拆散,天各一方。
关于作者
元代赵善庆

赵善庆(?-1345年后),元代文学家。一作赵孟庆,字文贤,一作文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县)人。《录鬼簿》说他「善卜术,任阴阳学正」。著杂剧《教女兵》、《村学堂》八种,均佚。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太和正音谱》称其曲「如蓝田美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