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斗鹌鹑又

蹴リ场中,鸣珂巷里,南北驰名,寰中可意。 夹缝堪夸,抛声尽喜。 那换活,煞整齐。 款侧金莲,微那玉体。 唐裙轻荡,绣带斜飘,舞袖低垂。

译文:

在热闹的蹴鞠场上,在那达官显贵聚集、车马铃响的鸣珂巷里,有这么一位技艺高超的蹴鞠能手,名声传遍南北,天下人都对她十分中意。 她在蹴鞠时,那球在两腿间夹缝穿过的技巧令人称赞,抛出球时发出的声响也让大家满心欢喜。她的动作变换灵活,姿态极为整齐好看。 看她微微挪动着小巧的金莲步,轻盈地扭动着如玉般的身体。身上的唐代样式的裙子随着动作轻轻荡漾,绣带也斜斜地在空中飘拂,舞动的衣袖缓缓低垂,姿态美妙极了。
关于作者
元代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