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元代 关汉卿 寨儿冷・得自由,莫刚求。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惟蹴 寨儿冷・得自由,莫刚求。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惟蹴 2 次阅读 纠错 元代 • 关汉卿 得自由,莫刚求。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惟蹴リ最风流。 演习得踢打温柔,施逞得解数滑熟。 引脚蹑龙斩眼,担枪拐凤摇头。 一左一右,折叠鹘胜游。 译文: 生活在简陋的寨子里也觉得自在清闲,别去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禄。茶足饭饱之后,就去邀请老朋友们一起聚聚。去那烟花柳巷之地,排解排解心中的烦闷忧愁,要说最潇洒风流的事儿,那还得是踢蹴鞠啊。 把踢蹴鞠的踢、打等技巧都练习得十分娴熟柔和,施展起各种招数来也是圆滑熟练。踢的时候,一会儿像蛟龙般引动脚步,眼神灵动;一会儿又像使枪弄棒般变换姿势,脑袋轻摇。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那灵活变换的身姿就像鹘鸟在空中自由游弋一样美妙。 标签: 元曲 关于作者 元代 •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纳兰青云 × 发送